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宋光华 邓飞 文图
本报讯 5月13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活动团来到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人骨考古实验室(如图),听千百年前的骨骼残骸“开口说话”。
“双槐树古代人群中女性身材矮小,与男性差异显著,但上下肢骨颇显粗壮,肌肉附着点发达,普遍强于男性,说明女性在骨骼发育阶段所汲取的营养成分不如男性,而且成年后还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锶同位素研究发现,在检测的93个个体样本中至少有15例属于外来个体,遗址内外来人口比例至少为16%。女性来源比男性更为多样。”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周亚威说。
他向记者展示了双槐树组女性与男性骨骼,双槐树组女性肱骨和股骨粗壮程度强于男性,而身高、体质量和性别二态性指标男性高于女性。
周亚威解释称,综合体质人类学、锶同位素和古DNA研究,推断双槐树聚落社会已经存在较为明确的性别分工,女性人群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周边的部落、男性人群则本地者居多,从科技考古数据实证了双槐树古国是一个父系氏族社会,父权特征显著。
据介绍,实验室拥有黄河流域收藏数量最大的古人类标本库,建有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冶金和陶瓷标本库。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族源和中华文明的文化源,分为人骨考古、古环境与生业、古代物质技术与文明和数字考古与应用4个方向,在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人骨考古、陶瓷考古和冶金考古等方面开展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