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动物形玉器是中国玉器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玉象始见于殷商时期。古文献记载商人驯养大象,甲骨卜辞也有关于捕猎大象的记录。河南古称豫州,也因出产大象而得名。殷商玉象的出土,证实了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气候湿润,适合野象栖息,印证了文献记载及豫州之名的由来。
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商代玉象,身高3.1厘米,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玉象属青玉,深豆青色,局部受沁呈黄褐色。玉质细腻,微透明。从外形看,玉象圆雕,象作站立状,长鼻上扬后又下卷,口微张,臣字目,圆睛微凸,菱形大耳耸立于头部两侧,耳上有一“山”字,四肢扁平,短尾下垂。鼻有一圆穿,背部有一斜对穿。身两面饰云纹,背饰水波纹,尾饰草穗纹。商代玉器出土于虢国墓地,印证了周武王克商,将殷商宝器分与有功之臣的记载。
象历来被视为吉祥和力量的象征,深受人们喜爱。因象与“祥”和“相”谐音,所以象也有平安吉祥、封侯拜相的意思,寓意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因此,象历来被奉为瑞兽,从古至今皆有“太平有象”“喜象升平”的美好寓意。
本栏目每周二、周五刊播
指导单位:河南省文物局
主办单位:河南日报
技术支持:北京森泰英睿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与制作:王文析、苏一飞、翟超、赵磊、孟云涛、张辽、赵淼淼
馆方支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蒋培培、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