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有回音丨产业规模超百亿占全国80%份额 河南七措施让这碗粉香飘持久

2023年08月14日11:40

来源:大河网

阅读提示:认真做好建议办理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体现,是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府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的生动实践。做好办理工作,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近日,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结合省人大代表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办理代表建议情况专题视察活动,推出人大代表建议有回音专题报道。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一碗酸辣粉,渐渐成为河南的美食名片。目前河南的酸辣粉产业规模超百亿元,占据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如何让河南的酸辣粉香飘持久,成了省人大代表关心的问题。在工信厅的建议答复汇编中,就有憨振强、管保臣代表关注这个问题。

河南的“嗨吃家”已成为酸辣粉的头部企业

七措施让河南的酸辣粉持续香飘全国

近年来,河南凭借产业基础、资源、区位等优势,持续发力酸辣粉产业,形成了以甘薯种植、淀粉加工、机械设备制造、粉丝和配料生产等为主的酸辣粉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全省红薯种植面积常年在400万亩以上,居全国第3位;全国80%的酸辣粉都产自河南。

河南涌现了嗨吃家、食族人、豫道、丽星等全国酸辣粉头部品牌,培育发展了以景森农业、绿健农业等为主的淀粉生产企业;以双景农产品、盛田农业等为主的粉皮加工企业;以丽星机械、精华实业等为主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以立达老汤、京华、烹小鲜等为主的调味品企业;以丽星、九月天等为主的酸辣粉代加工企业,建立起全链条产业优势。

代表有建议,部门有答复。如何壮大河南的酸辣粉产业,省工信厅经与省农业农村厅共同研究作出答复,概括为7个措施:

▲建设标准化高淀粉红薯生产基地

统筹鲜食薯和淀粉薯种植,强化红薯种业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布局,发展优质高产淀粉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的高淀粉红薯生产基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一批以红薯种植为主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研发红薯生产专用机具,提高红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加快淀粉加工企业布局

支持红薯产品加工领域头部企业自建联建大型淀粉加工企业,吸引大型淀粉加工企业在红薯主产区落户。积极谋划甘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加强甘薯淀粉加工环节建设,补齐淀粉加工短板。

▲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完善装备、配料、加工、包装、物流等上下游配套,延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提升酸辣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通许县打造“中国酸辣粉之都”,建设酸辣粉产业园;支持息县打造红薯全产业链重点县,建设酸辣粉创新基地和酸辣粉小镇。支持企业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加快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筛选一批酸辣粉领军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培育全国酸辣粉领军品牌和区域性优势品牌;开发系列产品,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需求;提升酸辣粉食材、包装、设计、生产工艺品质。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对符合条件的酸辣粉企业生产经营性贷款进行贴息支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开展政银企对接,及时向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推送酸辣粉产业链企业贷款需求信息,开展信贷精准对接服务。引导省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基金等涉农投资基金,加大对酸辣粉产业领域投资力度。

▲推进酸辣粉标准体系建设

支持我省酸辣粉企业或组织加快酸辣粉标准制定,规范行业准入条件,使原料生产、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有标可循、有准可依。对主导制修订酸辣粉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

▲拓展酸辣粉营销渠道

打造河南酸辣粉整体区域公用品牌,树立河南酸辣粉品牌形象,赋能河南酸辣粉产业发展。依托大型展会组织开展推介活动,提升河南酸辣粉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

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兴媒体,策划酸辣粉文化节、吃货节等宣传活动,拍摄酸辣粉专题纪录片,传播酸辣粉话题。借助大型商圈和特色餐饮文化街区打造酸辣粉文化场景,营造酸辣粉消费氛围。支持企业发展跨境贸易,不断开拓酸辣粉国际市场。

人大代表在专题视察座谈会现场发言

人大代表建议主要聚焦在这4个领域

  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工信厅今年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106件,包括主办件71件、协办件35件,均已按期办结,其中主办件已落实解决的(A类)共65件、纳入推进计划的(B类)共6件。

人大代表建议内容主要聚焦在4个领域:壮大支柱产业。包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提质,促进科技型主导产业发展,加快设计河南建设,加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改造,优化重点行业产能管理等。

培育地域特色。包括支持郑州、洛阳、鹤壁、新乡、濮阳、焦作、南阳、信阳等地发挥地域优势,壮大主导产业,加强区域协作协同等。

扶持民营经济。包括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提振企业家信心,加强企业家培育,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等。

加强企业服务。包括持续推进“万人助万企”,支持中小企业复苏,推动本土企业发展壮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

具体来看,人大代表陈海涛提出“关于加大扶持尼龙新材料产业的建议”,省工信厅联合相关部门、重点企业、知名专家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了解国内外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摸清河南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发展现状,起草制定了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培育行动方案,推动设立尼龙产业发展基金,强化尼龙企业用能、用地和资金等要素保障。

同时谋划支持企业巩固重点尼龙产品优势,延伸发展尼龙织造产业,培育尼龙工程塑料产业,协同发展聚氨酯产业。

人大代表李新提出“关于大力培育软件产业集群的建议”,河南省工信厅充分采纳并提出5项具体转化措施。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对软件产业的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规范管理,落实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等政策。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计算中心集群和超算应用高地,为软件产业提供坚实基础支撑,创造丰富应用场景。

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推动郑州创建中国软件名城,洛阳、新乡、许昌等地市加快软件产业集聚,形成一核多点的产业格局。重点发挥驻豫央企的科技引领作用,完善省级软件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建设水平。

大力开展企业招商。探索联合招商、孵化招商、基金招商等新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在河南设立研发基地、区域总部。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软件、数字技能等领域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完善高层次人才认定等服务保障措施。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