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动”起来丨为人才架起“成长阶梯”

2023年08月21日12:38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协助党和政府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围绕河南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建真言献良策。即日起,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推出《提案“动”起来》系列报道,跟踪提案办理情况,制作新媒体产品,展示提案办理成果,助力提案落地有声、民意开花结果。

大河网讯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在社会发展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优秀人才离不开发现和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有机整体,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十大战略”之首,提出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

“近年来,我省强化人才引进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从经费、课题、资金、住房、教育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省政协委员、洛阳市科协主席、民建洛阳市委会副主委赵丽看来,作为对经济有效支撑的中小微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上对人才的渴望更加迫切,面临的困境更加紧迫,留住本地人才,建立起产教融合的良性的继续教育培育体系,激励岗位成才显得尤为重要。

点击提案:加大全方位政策支持  支撑人才成长岗位成才

“由于中小微企业规模小,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微不足道,缺失关键环节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发展,而这些企业能够招录的人员往往存在学科基础不够扎实,学术能力、创新研发能力不强,团队优势无法有效建立的现状。”赵丽表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先天不足提升不够成长周期长”的问题,给中小微企业发展造成困境。

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赵丽提交了《关于加大全方位政策支持支撑人才成长岗位成才的提案》。她建议,一是实行更加灵活的户籍政策,吸引人才特别是有志青年落户本省本地。“户籍的落定可以给人带来强烈的归属感,相对减少流动性,可以吸引青年安家落户、稳定就业。”

二是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为刚毕业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两至三年的法律援助。赵丽表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租房、就业中会面临一些法律纠纷,如果可以给他们提供法律援助,让他们体会到城市的温情,就能坚定他们稳定就业,减少流动性或流出性。

三是厘清全省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学科技术力量和专家、学者、老师的研究方向,厘清全省能够提供实训基地、研发中心的企业名单和所需专业,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有效良性互动,支持全省现有产业高效发展。“让学生在实训中了解企业,让企业在实训中发现本地人才、留住本地人才。同时,让企业员工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培训、技术攻关中,激发创新意识,在高校再学习、再深造,不断通过学习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达到岗位成才。”赵丽说。

四是通过“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全省范围的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美誉度,缔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力宣扬企业家精神,让中小微企业克服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激励企业做大做强。

省公安厅:目前全省落户基本实现“零门槛”  各类人才落户渠道全面畅通

河南人才落户政策是什么?如何更好吸引人才落户?记者获悉,近日,省公安厅围绕提案相关内容给予答复。省公安厅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公安厅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城镇落户限制,实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不断提高户籍登记、迁移便利度,全力打造人才落户“绿色通道”。目前,全省落户基本实现“零门槛”,各类人才落户渠道全面畅通,我省成为全国落户政策最宽松的省份之一。

→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目前,河南省除郑州市中心城区外,省内其他城市迁移户口一律取消社保缴交年限、居住年限限制,只要本人在城镇实际居住、就学、就业的,即可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迁移落户。在当地暂时没有合法产权房屋的,可以将户口迁移至亲友家中、租赁房屋处或社区公共户口。郑州市中心城区设有中专以上学历入户(人才引进)、购房、直系亲属投靠、租房、居住证、新生代农民工、工作调动、缴纳社保、技术工人等十三余种落户方式,满足其一即可申请迁移入户。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迁移便利度。一是实行户口迁移“网上办”。在河南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河南警民通等平台上线户口迁移“网上办”业务,群众可直接在互联网端提交相关材料办理户口迁移。二是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2019年6月,省公安厅下发《关于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的通知》,明确全省群众在省内办理户口迁移时,户口迁移手续通过网上流转,群众无需返回原户籍地,可凭有关证件和申请材料在迁入地派出所一地办理完户口迁入和迁出手续。三是实行户口迁移“跨省通办”。2021年12月全面启动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是全国第一批实现户口迁移“跨省通办”的省份。

→全面强化政策支持,打造人才落户“绿色通道”。强化“招才引智”政策指引,全方位开辟人才落户“绿色通道”,各省辖市公安机关针对人才落户创新推出“1日办”“就近办”“预约办”“上门办”“户籍窗口免排队”“设立人才落户专区”“设立人才集体户”等多项便利举措,全方位打造人才落户的“绿色通道”。

省公安厅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质增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立足职责全面加强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切实促进劳动力和人才流动,助推全省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

省司法厅:申请法律援助需符合三个条件  此外大学生可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窗口、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寻求帮助

围绕提案中“法律援助”相关内容,省司法厅给予了办理答复。省司法厅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有关规定,申请法律援助需要符合经济困难标准、符合事项范围要求、符合管辖规定三个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规定,只有法律、法规和规章才能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目前刚毕业就业的大学生申请法律援助仍需按照现行政策执行,涉及刚毕业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事项包括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涉及租房、就业等其他事项不符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条件。”省司法厅表示,对于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将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窗口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指引等服务。

省司法厅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关注大学毕业生群体,对其在租房、就业及生活工作中面临的一些法律纠纷予以特别关注,依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加强指导监督收集汇总相关数据,为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立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持续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充分发挥全省依托高校建立的4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创新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方式,扩大法律援助在高校的知晓率。持续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为大学毕业生稳定就业提供助力。

省教育厅:支持每所本科高校建强1—2个优势特色学科  办好1—2个有效服务产业发展的学院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如何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在提案办理答复中,省教育厅表示,该厅重点开展了深入推动产学研对接,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调整学科学院、专业设置布局等工作。

→深入推动产学研对接。省教育厅成立了引导高校参与企业研发工作专班,对我省高校参与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摸清底数、拉出清单、建立台账、靶向匹配。2022年4月,省教育厅、省工信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高校参与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实施方案》,会同科技厅、工信厅开发河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在线平台,实现科技、工信、教育部门产学研数据共享,常态化开展高校技术成果入库工作,动态展示高校参与企业研发示范案例。

→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职业院校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调整优化方案》和《关于深化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启动实施了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省域试点、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程、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等“四项行动计划”,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优化调整学科学院、专业设置布局。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加大新型学院建设。根据《关于深化新时代河南省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全省高校撤销本科专业点82个,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新增本科专业点185个,新兴人工智能等交叉专业点由191个扩充至361个,计划重塑升级本科专业点1051个、锻强提质本科专业点388个。2023年,启动了以专业建设关键要素和人才培养成果为核心的专业综合评价,进一步提升高校专业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省教育厅表示,将紧紧围绕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战略目标,支持每所本科高校对接服务产业发展,建强1—2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办好1—2个有效服务产业发展的学院(产业研究院),建强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特色行业学院等专业学院。同时,将持续动员全省高校立足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配合相关部门优化整合工程研究中心,持续推进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校企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平台的建设工作。

省人社厅:加强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技能人才培养  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力度

在提案办理答复中,省人社厅表示,近年来,全省统筹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涌现出一大批技艺精湛、敬业奉献的技能人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逐步形成。截至2023年4月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1571万人,较“十三五”期末增长671万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技能精湛、爱岗敬业的技能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加强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技能人才培养。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发展,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建设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

→完善技能导向的用人制度。全面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鼓励企业设立技能津贴、特聘岗位津贴、班组长津贴、带徒津贴。加强对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各地人才分类目录,经认定后享受相关服务保障待遇。

→坚持技能人才评价多元化改革。持续完善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制度,创新院校学生评价政策,实施培训评价取证工作,推动评价取证向重点产业、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聚焦。

→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力度。做好“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评选推荐活动,加强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开展“中原技能大奖”“中原技能大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加大技能竞赛获奖激励力度。

→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大优秀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成功先进事迹宣传推介力度,加大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和宣扬。(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 刘杨 李彤)

编辑:陈梦伊  审核 :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