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河南 创出新彩丨科学院来了群年轻人

2023年09月07日10:4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师喆

  从7月19日前往沁阳科创园,到8月19日去往洛阳中原美谷,一个月时间内,省委书记楼阳生两度调研,对河南省科学院带动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都重视科技,都渴求人才。人才,也始终是装在省领导心里的一道必须破解的题。

  从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揭牌仪式举行以来,河南省科学院在营造全域创新大生态的同时,建好用人单位创新小气候,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创新人才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等机制,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2022年9月1日,《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从法律法规层面保障省科学院体制机制创新、规范省科学院科技创新活动,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为引聚高层次人才打好政策保障与亲情服务组合拳。

  重建重振以来,省科学院大量引育青年人才,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为青年人才提供全面施展才华的舞台。如今的中原大地上,如今的省科学院内,数以百计的青年人才集聚在这里。他们中,有的人生长于斯,学成后留下建设家乡;有的人初来乍到,被河南人的热情留住了脚步;还有的人在关注、在等待,想要遇见一个更鲜活、更友好的河南。

  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副院长任宣儒

  科研怎么干 科学家说了算

  9月4日,时隔大半年再次见到任宣儒,记者发现他身上有不少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身份职能的转变。从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碳基院”)特聘研究员,到“挑大梁”担任碳基院副院长,人才引进、平台建设、项目申报等一应事务都成了他的分内事。

  一件件不熟悉的事学着做,大半年下来收获可不少。但回首碳基院成立以来的这一年,令任宣儒感触最深的,还是省科学院授予科学家的充分自主权。

  他拿碳基院的建设举例。想建在哪、建多大、怎么建,团队视情况自行决定;建设中有什么需求,相关政府做好保障兜底。考虑到碳基材料生产中所需要使用的大型设备,在郑州高新区政府积极协调下,今年年初,碳基院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在高新区一处废弃厂房正式开建。

  采购首期设备仪器的经费总额高达6000万元,也曾让任宣儒有些忐忑。令他没想到的是,全程没有遭遇任何行政干扰环节,在碳基院开办经费、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下,目前开展科研工作所需的设备仪器均已顺利完成采购招标工作。

  “过去在高校工作时,如果我想买一台设备用于科研,即使只需要花费二三十万元,都要排很久的队,甚至还会遭遇‘砍价’。”任宣儒说,很多时候有好的想法,却没有足够施展的条件,时间久了,科研人可能就泄气了。

  这几年,随着河南创新发展的热情不断高涨,不少豫籍人才选择回来建设家乡。但对任宣儒这样的“外乡人”而言,来到河南发展的驱动力又是什么?

  “科研怎么干,科学家说了算。省科学院给了我们科研人员足够的底气,我们到河南也不是来躺平的,是真正想干好事业做出成果,用行动回报广大河南人民。”他说,团队里的年轻博士们总是隔几天就来找他询问研发中心建设进度,催着他“快一点,再快一点”。

  预计今年年底前,位于高新区的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就能正式投用,任宣儒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放了下来。

  如今,河南正打造以新材料为支撑的2万亿级材料产业,碳复合材料就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碳纤维的应用面非常广,尤其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军工领域前景广阔,未来,碳基院的成果将有效填补我省国防工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他介绍,碳基院还规划落地了高性能摩擦材料产业化项目,聚焦攻克军民两用高性能摩擦材料的关键技术。“这个项目如果能成功落地,将有效解决飞机、高铁、重载车辆等高端装备等对高性能摩擦材料的迫切需求,助力河南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金东

  做好企业难题答卷人

  2022年3月,刚满30岁的李金东站上了人生的岔路口。

  2020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他进入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智能驾驶视觉算法工程师。工作近两年后,他因家庭原因决心回家乡河南发展,先后收到宇通、科大讯飞等多家优秀企业的offer,令他犹豫不决:在校时以基础研究为主,又在企业做过应用研究,有没有能将两者有效融合的方式,让他能及时根据市场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位于南阳的中光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吸引了他的目光。

  作为现代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光电产业,已在南阳历经了50多个春秋的发展演变。但对中光学这样的国内光学领域龙头企业而言,地处非一线城市,高层次人才日渐不足、体量巨大但领域较为单一等问题正日渐凸显。

  企业想要更进一步,就意味着要面对新的挑战。“卡脖子”技术难题如何突破?能否获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支持?省科学院及时抛来橄榄枝,与南阳签约共建光电研究所,将发挥省科学院科技创新策源地动能,积极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推动一批数字光电、光芯片等领域优质企业在南阳落地布局。

  二、三线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无需多言,但城市的产业层次和城市化水平等,却往往无法达到高层次人才的理想水平。原本想在郑州发展,如今却要前往南阳工作,后顾之忧如何解决?又一道难题摆在李金东面前。

  这一难题被省科学院灵活的用人机制破解:人才可以有事业编制,为企业出力,成果共享。去年6月,李金东入职河南省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同时与中光学集团签订用人合同。

  进入中光学工作后,李金东协助企业打通了智能算法训练、部署、迭代优化的链路,在安防系统产品上解决了算法设计问题。“主要是应用于智慧安防的服务器产品,通过多任务灵活组合、联合优化提高识别车、船、动物、人等对象的精准度,同时提高部署灵活性,降低标注成本。”他开发了基于干涉条纹的光学镜头在线检测算法,并应用在了镜头自动化加工设备中。

  随着各类大小难题的解决,更多的问题抛向了他。中光学工艺智能化以及产品智能化领域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引进和外部合作才能得以实现。

  “企业出题,科学院答题,地方政府支持”——作为全省重要的人才“蓄水池”和科技创新的“最高峰”,省科学院提出的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正当其时。

  在中光学工作满一年后,李金东带着企业还未解决的难题回归省科学院。“这段时间我一直没闲着,跟其他研究院所的相关团队不断探讨,已经碰撞出了不少解题新思路。”他信心满满地说。

  引力波天文台(筹)特聘研究员杨圣

  勇闯无人区 探索最前沿

  探究宇宙的本质,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当代科技的重要前沿。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们的工作就是仰望星空、观测星星,既浪漫又轻松。”省科学院引力波天文台(筹)特聘研究员杨圣笑着说,“其实我更像个‘码农’,除了观测外,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坐在电脑前处理数据。”

  9月5日,记者在办公室见到杨圣时,他正坐在电脑前飞快地输入代码指令。屏幕上,一个个由长串字母和数字组成的文件夹整齐排列着。他指着文件名向记者解释:“前面的SN代表超新星,超新星每年可以发现几千颗,这个2020代表它发现的年份,后面的小写字母则用来区分不同的超新星。”

  他随手点开一颗星星的“证件照”,这是一幅叠加了使用不同滤光片拍摄得到的彩色图像。“我主要是通过光学的手段,去观测天空中的各种东西,比如大质量恒星死亡时产生的剧烈爆炸。这些爆炸是研究高能物理的‘天然实验室’,我们的主要工作是用光学望远镜去寻找奇特的爆发现象,同时配合不同的观测工具(如射电波、引力波等)去分析和探索这些观测数据背后的物理。”在杨圣看来,这是一个观察、推测,然后讲故事的有趣过程。

  探索宇宙的过程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任务。长久以来,科学家通过电磁波、中微子、宇宙射线等多种方式探究宇宙。2015年,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引力波信号,标志着引力波天文时代的开启,为研究宇宙开辟了新的途径。

  “引力波是宇宙中加速运动的有质量物体扰动周围时空而产生的时空涟漪。”杨圣介绍,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却是探测宇宙中不发光物质的直接手段。

  如今,全球兴起引力波探测热潮,美国、日本、印度等纷纷在引力波探测领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我国近年来也先后启动了“太极计划”“天琴计划”。

  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以来,聚焦科学前沿,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着力推进地基引力波天文台建设,争取以科学院为主组建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在河南布局。

  “无论天文台还是大科学装置的建设,都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探索宇宙,还要与河南光电产业相结合,在实现引力波天文台严苛技术要求的同时,反哺河南科学技术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杨圣说。

  就在上个月,河南启动建设中原量子谷,加快量子科技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量子材料、量子芯片等产业领域的技术攻关,推进相关技术应用成果在河南落地转化与产业化。

  开展引力波前沿科学研究,短期内很难产生现实收益,但杨圣深知,它对人类的未来非常重要。“我会继续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他说。

  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助理研究员李龙

  让老地方焕发新活力

  “这些液体看起来跟纯净水一样,其实都是不同浓度的化学试剂,比如这瓶,里面是镍离子。”9月1日,记者在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实验室见到李龙时,他正坐在数十个试剂瓶前,检查学生记录的实验数据。

  “最近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事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很多人对日常饮食也开始不放心。我们希望开发一些快速的检测方法,让普通民众不需要借助实验室专业仪器,就能快速和低成本地进行检测,比如购买的鱼虾果蔬等是否有放射性、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等。”李龙介绍,团队正在研发相应的新型吸附材料和荧光探针,希望未来能以社区为单位实现快速检测。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很快,随着国人的需求不断攀升,对电池所需的锂矿开采程度也随之加大。去年,通过省科学院与洛阳市科技局的对接,李龙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科技攻关项目,结合企业科研与应用需求开展合作项目研究。

  “我国锂资源很丰富,但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盐湖中,并且盐湖卤水中共存有大量的干扰元素,因此导致锂资源提取难度大。此外,目前条件难以实现现场检测,并且长距离送检容易导致结果不具有时效性,从而延误生产效率。”为此,李龙带领团队研发新型的锂离子快速检测技术,在数分钟内即可实现现场对锂离子定量分析,为企业降本增效。

  “有了重建重振的省科学院这个开放平台,科研人员跟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会更容易。企业直接提问题,我们针对性地去解决,这样很快就能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他说,盐湖提锂的项目初步完成了实验室研究阶段,很快就能进行现场验证。

  李龙感慨:“像我这样的年龄和资历,院里给予信任,敢于放手让我作为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并给予大额项目经费支持研究工作,这是我远远没有想到的。”在他看来,只要想干事,只要能干事,省科学院就会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给人才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

  然而,2020年刚入职时,他有着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感受。

  “那时的省科学院,生机和活力并不如高校。年轻人很少,院所也不为大众所熟悉,作为新入职的毕业生,我会担心没有更好的研发与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更担心个人会因为声量小、机会少,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失去拼搏的锐气和斗志,变得死气沉沉……”

  2021年年底,“重建重振省科学院”犹如一股春风,吹醒了不少曾经迷茫的年轻人,也让这些老院所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随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投入,平台活过来了,声望好起来了,省内自不必说,很多跨省甚至跨国的合作也都建立起来了。“与刚入职的小伙伴们相比,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的全过程,也更清晰地认识到它引领全省创新发展、推动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李龙说。

  2023年,李龙想要完成的小目标还有不少。“我还想多发几篇论文,多带几个研究生,多参与一些科普讲座……”李龙的娃娃脸上,满是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重建重振省科学院以来

  ●包括7名院士在内,全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总数超过40人

  ●新招聘博士(博士后)279人,今年内有望突破350人

  ●院内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4个,提升院属单位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了研究生全流程培养管理体系,研究生规模达到580人,已成为全国省级科学院中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最多的单位

  ●自建激光制造研究所、量子材料与物理研究所等15家事业性质的研究院所

  ●牵头组建墨子实验室、黄淮实验室2家省实验室

  ●共建了16家新型研发机构,参建了2家新型研发机构

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