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15万鸟儿看家护院!孟津黄河湿地有座“精灵驿站”丨黄河守护人④

2023年09月16日17:05

来源:顶端新闻

  时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4周年之际,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即将在郑州启幕,9月15日起,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河南国际传播中心联合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河南省林业局、河南省非遗保护和智慧化中心推出《黄河守护人》系列纪录片,分别从护林、水文、非遗、湿地、植绿等侧面,跟随5位黄河守护人的足迹感知母亲河。

  今天上线的第四集《精灵驿站》,让我们跟随珍稀鸟儿们,飞到黄河湿地看一看生态之美。

  顶端新闻记者 张玉静/文 孔昊 阮欣雨 冉昊 耿毅卓 席荣荣/视频

  黄河滩边的这条路,郭准已经走过无数次了。

  作为黄河湿地孟津管理中心的一员,他每周会来往在59公里的河岸线之间。脖子上挂着的望远镜,是他和鸟儿之间的“桥梁”。通过观察、监测、记录鸟群,为它们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

  在这里工作的六年多时间里,他见证了越来越多的鸟儿来到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栖息越冬,安营扎寨。

  这片黄河湿地保护区,鸟类“稀客”成“常客”

  今年2月,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来了一群“稀客”,这让郭准兴奋不已。

  灰褐色的身体“高大威猛”,白色的头上点缀着一双褐色的眼睛,翅膀张开时大而圆……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曾经在这片保护区很难见到。

  “工作这么多年,我只救治过一只大鸨,在野外从来没有见过。这次我一下见到了24只!”郭准回忆,它们就那样立在麦田里,高大的身躯威武又漂亮。“我是中午发现了大鸨,然后就在那拍了整整一下午,一直到五六点光线暗了下来,我才舍得走。”郭准说。

  每年10月,从西伯利亚和我国北方的候鸟会向南寻找适宜的栖息地越冬,这段时间可长达半年。

  除了大鸨,来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里越冬的珍稀禽类数量和品种越来越多。全球范围内都不到3000只的鸟中“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如今已成了这里的“常客”。“这么濒危的物种,在我们这儿,最多监测到84只。”郭准说。

  据了解,目前保护区记录到鸟类31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4种,鸟类数量多达15万余只。

  细心当好湿地“管家”,“精灵驿站”为鸟儿看家护院

  如今,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被人称为“精灵驿站”。这一称号的取得可谓来之不易。

  六年前刚到这里上班时,机器的轰鸣声常常在郭准的耳畔响起。彼时的河岸边分布着采砂场,嘈杂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大卡车来了一波又一波。采砂让沿岸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外,黄河滩区还有不少养殖场,对这里的生态环境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后来,当地政府也是下了大力气去整治和恢复生态,经过不懈努力才有了如今环境的大变样。”郭准说。

  如今站在河边,植被丰茂,河水荡漾着碧波,鸟儿在水面振翅飞翔,时而触碰水面,激起阵阵波纹。郭准和同事们沿着河岸线,远远地进行观测,人与景交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在黄河边展开。

  生态环境好了,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来这里“度假”,甚至不少鸟类直接在此“安家”。鸟类汇集到一起,最怕有传染病。为此,他常常去采集鸟类新鲜粪便及分泌物,预防野生动物疫情的发生。郭准说,“截至目前,湿地范围内没有在鸟类中发现一次疫情。”

  此外,他还设立多个隔离护栏,根据不同鸟类品种的习性,辟出不同的栖息区,设置警示标语,让鸟儿能够舒适又安心。

  如今“精灵驿站”正张开它的臂膀,迎接着远方的“客人”。作为这个“精灵驿站”的守护者,郭准期待在这片土地上能够迎来更多的小生命。

出品

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

河南国际传播中心

总策划

关国锋 

统筹

朱琨 杨韬

宣发 

赵强 张丛博 高云

执行

贾溯 侯建勋 晋远

视频

孔昊  席荣荣 冉昊 阮欣雨 耿毅卓

翻译

赵珮岐 沈剑奇 童林 张蕊 赵汉青 杨佳欣 周金淼

传播 

王雪玉 何庆庆

鸣谢(排名不分先后)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共沁阳市委宣传部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中心

黄河泥埙坊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