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小米博物馆。
平舆白芝麻文化博物馆。
新郑红枣博物馆。
温县小麦博物馆。徐宏星摄
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供图
核心提示
河南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全省各地建立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农业博物馆,在传承农耕文明、农作物科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前,本报记者分别走进伊川小米博物馆、新郑红枣博物馆、温县小麦博物馆、平舆白芝麻文化博物馆以及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带领大家感受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体验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共享中原大地的收获喜悦。
伊川小米博物馆
追本“粟”源绘丰景
□本报记者 刘晓阳 见习记者 刘静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一流传千古的诗句,描绘了秋日丰收的景象。诗中的“粟”,俗称“谷子”,脱壳之后,称为“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
“在‘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量碳化谷物颗粒,其中60%是碳化谷子颗粒,这说明距今4000年左右,在伊洛河流域已大面积种植谷子。”9月20日,在伊川小米博物馆内,讲解员魏姗姗将小米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谷子在种植、储存、加工与食用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古代,储存谷子主要采用窖藏,人们在窑穴的表面先涂一层特制泥土,再用火烤,起到防潮的作用。如今,在伊川小米博物馆的旁边,就是现代化的万吨谷仓,采用先进的通风系统、控温控湿,保证谷子如新米一般,营养不流失。
在加工方面,历史上主要靠人工进行清理、分粒、脱壳等。如今,伊川小米已有了标准化的生产线,在小米博物馆隔壁,三康米业的生产工艺国内领先,日产小米达120吨,45米长的生产线仅需一人操作。
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让昔日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杂粮作物焕发了新活力。
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得天独厚的丘陵环境和富硒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谷子生长。伊川成为全国春谷小米上市最早的区域之一,位于吕店镇总面积350亩的全国谷子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种植了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征集的60个优质品种和40个试验材料,已建成智慧化农业云平台,通过远程操控管理系统,实现了智能检测指标、自动控制灌溉施肥。
目前,伊川县种植优质谷子20万亩,年加工销售伊川小米5万吨,谷子种植面积和小米加工能力均居全省第1位。伊川小米2018年被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秋分前后,伊川小米陆续进入收获期。阵阵秋风吹来,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谷香。瞧,又是一个丰收年!
温县小麦博物馆
小麦万年传耕耘天地间
□本报记者 谭勇
9月21日上午,当记者走进温县小麦博物馆时,恰逢该馆负责人石佳梦给参观者讲解,“温县小麦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小麦为主题的博物馆……”
在“时空走廊”,记者举起右手上下挥动,视频开始播放小麦生长的互动视频。随着记者的走动,视频中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光效。
人类种植小麦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小麦总产量超过1亿吨的国家。河南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强。温县小麦博物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的发展历程和在全国的地位。
“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温县。”温县小麦有多牛?博物馆里不同时期的四份《河南日报》给出了答案:1991年,温县粮食亩产超过1000公斤,成为全省第一个吨粮县,省政府特致电表示祝贺;1996年,温县成为小麦亩产千斤县,平均单产达518.9公斤;2019年,温县38.7万亩小麦亩均产量602.1公斤,首次突破600公斤大关;2022年,温县小麦亩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37.2公斤,连续33年“领跑”全省。
在提高小麦产量的诸多因素中,小麦良种的选育和应用是最主要的技术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小麦平均亩产由40公斤大幅提高到现在的近400公斤。温县的“温麦”品种在高产创建攻关田中更是创下了亩产813.3公斤的纪录。
1949年以来,河南省的小麦品种已经完成了10次更换,每次品种更换都使单产有较大幅度提高。“温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领了黄淮海冬麦区第七次品种更新换代,并一直是当前品种更换的领军产品。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温县累计培育了小麦品种41个,其中12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在温县,农民育种家有150余人,种业公司有50余家。”在历年来温县培育的小麦品种实物标本前,石佳梦自豪地介绍。
小麦万年传,耕耘天地间。在博物馆里的多媒体意向麦田,记者通过场景互动,体验了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生产全过程,也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新郑红枣博物馆
看一颗红枣的“裂变”
□本报记者 刘晓波 王延辉
9月21日,驱车行驶在新郑薛店镇中华路上,只见一座红黄主色调的方形建筑与众不同,外墙上镶嵌着一颗颗红枣雕塑。这里是红枣博物馆,它有一个别致的名字——枣立方。
红枣博物馆建在新郑有历史渊源。1978年,在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了一枚炭化枣核,印证了新郑8000年的种枣历史。史书里也记载着春秋时郑国都城“桃枣荫于街”的繁盛景象。
当天,郑东新区龙华第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红枣博物馆研学,展柜上陈列的瓶瓶罐罐让小朋友们很好奇。“这些玻璃瓶中装的是博物馆从全国各地收集的300多种红枣品种标本。这边墙上展示的是红枣的家谱,全世界706个红枣品种在这里都能找到名字。”博物馆讲解员介绍。
世界总产量99%的红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山西和新疆六大产区,河南红枣主要分布在新郑、内黄和灵宝等地。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赵晏洁介绍,新郑灰枣皮薄、肉厚、核小,微量元素含量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1996年以来,好想你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援疆工作,新郑灰枣落户新疆,催生了新疆1000万亩的红枣经济,小小枣树成了摇钱树、生态树。
通过走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路线,新郑把小红枣做成了大产业。
在红枣博物馆对面的好想你生产车间,红枣在流水线上经过多道工序完成华丽“变身”……一颗红枣衍生出了枣片、枣条、枣粉、枣酪、枣醋等一系列功能保健产品。
目前,新郑已形成了以“中国红枣第一股”好想你为核心的枣制品产业化集群,集聚各类红枣产品加工企业200多家,年加工红枣10万吨,打造了红枣种植、种苗培育、红枣加工、品牌营销、健康饮食、观光旅游的全产业链。
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新郑红枣已成为河南的一张闪亮名片。
平舆白芝麻文化博物馆
“小芝麻”成就“大产业”
□本报记者 李若凡
眼下,正是平舆白芝麻收获的季节。9月21日,记者来到这个闻名全国的“平原芝麻之乡”,感受芝麻丰收的喜庆氛围,并探访全国首家芝麻文化博物馆——中国平舆白芝麻文化博物馆。
走进这家博物馆,便被墙面上的三幅地图所吸引,地图上显示的是芝麻在世界、中国及河南的种植区域分布情况。
“你看,红色标识的是芝麻种植区域。我们平舆白芝麻的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5万亩左右,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20,出口量占全国的1/3,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居全国县级第一位。”该馆相关负责人王娟自豪地说。
1980年,经农业专家考证,平舆县71%的土壤质地为砂浆黑土,速效钾含量丰富,为我国夏芝麻生长的最佳区域。
平舆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誓要把“小芝麻”做成“大产业”。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白芝麻产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每亩地补助160元,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210元。”王娟说,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委托蓝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康博汇鑫油脂有限公司两大龙头企业收购白芝麻,解除农民销售芝麻的后顾之忧。
优良的品种造就优质的品牌。经过农业专家多年的研究,平舆已经培育出几十个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芝麻品种。由省农科院培育的“郑芝12号”品种,曾以亩产179.6公斤创国内芝麻千亩连片种植高产纪录,也是当地种植较为广泛的品种之一。
经权威专家检测,平舆白芝麻无论是芝麻籽、芝麻叶,还是芝麻花、芝麻秆,营养价值都较为丰富。
目前,除了芝麻酱、芝麻花茶、芝麻叶挂面等传统产品,当地正在陆续开发以平舆白芝麻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保健产品,芝麻木酚素咀嚼片、芝麻木酚素营养代餐粉、芝麻木酚素面膜等系列产品已陆续推向市场。
如今的平舆人,把白芝麻当成一项兴县富民的“大产业”来做,老百姓的日子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
看农耕文明的时代变迁
□本报记者 李运海 方化祎
犁、耙、木锨、手摇扬场机……9月23日,走进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的展厅,地上摆的、墙上挂的,各式农具琳琅满目,仿佛打开了一本立体的农耕“百科全书”。
记者注意到,墙上挂着一个形状像大簸箕,底部带有刀片的农具。这是干什么用的农具呢?
博物苑馆长杜忠义说:“这叫芟麦秆,是收割机出现之前很‘先进’的割麦工具。与镰刀相比,它的效率较高,一人一天能割麦20亩。看到这样的老物件,人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传统耕作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种地变得越来越轻松,耕、种、管、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犁、耧、水车等老物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保留乡村记忆,展示农耕文明的时代变迁,杜忠义于20世纪90年代初创建了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这里展示有古代及近现代农业生产工具1600多件。
在农耕展览馆,墙上一幅幅绘画作品生动还原了昔日农民犁地、耙地、割麦等生产场景。展厅里摆放着耧、犁、耙、水车、纺车、织布机、煤油灯等传统农耕农具和老式生活用品。这些老物件向人们展示着以往的生产生活场景,记述了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演变的历史脉络,传递着浓浓乡愁。
“每个老物件,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杜忠义说,展厅陈列的木制榨油机是清代的。遗憾的是,这个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榨油机并不完整。
“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个博物馆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农业的发展变化和科技进步。”杜忠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