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古村慢生活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采风团走进“诗圣”故里河洛巩义

2023年09月26日09:3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巍巍中华,汇聚五千年历史文明。9月24日,第七届中国诗歌节采风行的第二天,参与A组采风活动的诗人、作家、艺术家与学者走进河洛巩义,到访杜甫故里、石窟寺、康百万庄园、北宋皇陵(永昭陵)。经与纬、线与路、古与今,站在华夏历史文明的格局上,观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被冲刷成永恒,回望文明,也遇到了自己。

在坐落于巩义市笔架山下的杜甫故里,众多学者倾听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博大胸襟里的震荡。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其诗沉郁顿挫、兼容并蓄、炼字对仗、内容深远,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现实主义的发展高峰,影响深远,被称为“诗史”,其人也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塑像

杜甫故里景区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占地372亩,是这位伟大诗人出生与生活过的地方,目前已成为一处集观光游览、朝拜纪念、研学教育、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于一体的大型文化观光游览景区。伴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介绍,一行人走进诗圣堂、杜公祠、诞生窑、上院、三友堂、怀乡苑等展区,踏寻从“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的童年,到十年漫游、十年求官、十年漂泊中杜甫的心路历程,重温“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千古绝句,叹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历史激荡。

杜甫诞生窑石碑

“杜甫故里真实又生动地展示了这位诗人伟大的一生。经过河南省政府的打造,现在已然成为纪念诗圣重要的地方,成为普及杜甫诗歌与文化的重要环节。杜甫故里展示出其众多代表性作品,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杜甫的精神面貌。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组织参观杜甫故里对于每一个诗人来讲,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杜甫忧国忧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精神值得当代诗人继承。他的诗歌艺术高超,风格多样。比如,‘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意境甚是优美。这次参观杜甫故里,再次重温其著名诗作,是一次特别好的审美享受过程。”在参观完杜甫故里之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思敬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惜别杜甫故里,巩义市河洛镇大力山下的石窟寺迎来了众人的脚步。“巩义石窟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北魏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北魏皇帝、皇后举办礼佛活动的场所。”讲解员介绍说。在历经1500多年的风雨窑洞中,众人透过雕刻细致、自然灵动、内涵丰富的造像以及构图完美、保存完整的帝后礼佛图,感叹千年前石刻艺术的鬼斧神工,回望北魏时期礼佛的盛大场景,探寻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根源。

石窟寺雕像

“比无数个佛像更让我震撼的是那个年代的人们在雕刻方面的智慧。雕像栩栩如生,每个线条、每个衣服的褶皱都体现出石窟寺艺术的精美,也从侧面反映出佛教文化的兴盛,是一笔穿越时空的文化财富。”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狄力木拉提来说,到访石窟寺得以目睹千年前的古人文明。

宅以门户为冠带,康百万庄园大门承载了康氏家族数代积淀下来的人文底蕴。“康百万,是一个家族的统称。”讲解员向众人解释道。坐落于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背依邙山,面临洛水,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是中原居民代表性的古建筑群,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康百万庄园

康氏家族以漕运起家,从明末兴盛至民国,除却经商的本领外,其治家的原则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的每个建筑造型、木雕、石雕以及每个房间的布局都显示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文化高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康百万家族以儒家为主的思想传统在世代延续中贯彻下来。门楣、对联、题字等都将儒家的治家传统清晰地保留下来。康氏家族历代的成功都与重视教育与品德的修养紧密相连。我认为康百万家族所给予的启示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今日须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我也希望在诗歌中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张扬民族文化精神。”康百万庄园引发了吴思敬教授对诗歌发展更深层次的思考。

数千年倏然而过,河洛巩义的古代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代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着文化持续繁荣发展。(周金淼 杨佳欣)

编辑:祝萍  审核 :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