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翻拍)
穆青的书房 制图/首席编辑 杨芳芳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朱琨 张逸菲/文 宋亚猛 孔昊 时硕/图
从一个人的初心到更多人的初心,从穆青的书房到更多慕“青”人的课堂,一个书房的特别搬迁完成了。
在父亲去世的第20个年头,穆晓枫来到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图书馆。父亲穆青的书房,已经在这里安家。书桌、椅子、书柜以及1000余本藏书,宛如当初的模样,又像穿越了时光,在接踵而至的参观者和埋头苦读的学子中,焕发出新的光彩。“父亲人走了,书房搬来了,在书房里的故事也留下了。”
他的书房,搬回了家乡
穆青的书房里,最显眼的,是一张手工打制的书桌。1989年,68岁的穆青在这张书桌前,为人称“老坚决”的河南宁陵植树劳模潘从正写了一篇碑文和挽联。几十年间,穆青一直与“老坚决”一家保持联系,彼此间早已结下深厚的情谊。
即使对“老坚决”的身体情况有了思想准备,但听到噩耗,穆青难掩泪水,“我想为‘老坚决’再做些什么,送他一程……”
河南宁陵县万庄村苗圃里,矗立着穆青和潘从正两人合栽的泡桐树,树下是新立的一个青灰色的石碑,背面刻着500余字的碑文:“他千辛万苦栽培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几起几落,但他没有气馁。他说:‘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他给‘老坚决’写的碑文,同时也是写给了他自己。”穆晓枫说。
又是在这个书房里,穆青完成了对《十个共产党员》一书的汇集。他曾在1994年5月的日记中写道,“作为一个记者,我一生中能写出十个共产党员的形象,虽然少些,但可能流传后世,也足以安慰了。”
他把书桌,安在了大地上
穆青是中原的儿子,他身上有着河南人共有的质朴和真诚。他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八进辉县、四到宁陵、两上红旗渠……一个个生动立体的精神英雄跃然纸上,让更多中国人认识了他们。很多人都说,穆青应该是那“第十一个共产党员”。广袤的大地上,留下了他笔耕不辍的身影。
建在清凉山半坡和岩底的解放日报社,边区老工人赵占魁成为穆青开启记者生涯的第一个采访对象。二十多天体验式的采访,土窑洞的土炕,是穆青写稿的书桌。
解放长春的前线,中秋节,穆青苦守一夜,抓到了难得的战争瞬间,他生动地把节日气氛下两军对比强烈的画面记录下来。现场的围墙、行进车里的靠背,是穆青的书桌。
开封的旅行社、北京家的被窝里,他头靠墙蜷缩着,双手端着焦裕禄的稿子修改……双腿和膝盖,是穆青的书桌。
他在一张张“书桌”前完成创作,而“书桌”前的读者,也由此认识了人民记者穆青。时任河南日报高级编辑的张惠芳自穆青退休直至其离世,20余年间,对穆青进行研究,最终出版《人民记者穆青传记》一书。张惠芳说,第一次见穆青,他正在开会。一句“记者就是要深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深入下去,才能有好线索”让她记忆犹新。
退休后,穆青仍带着抱憾的心,到一个个现场完成对老百姓故事的一场场追采、补采。然后,他再坐在书桌前,还着心里欠下的一笔笔“债”。这“债”,是稿债,也是“情”债。就如同穆青作的词《金缕梅·黄山抒怀》中写的:“赤子深情终未改,欠多少父老相思债。鬓堆霜,丹心在。”穆晓枫说,正是因为他采访过,他知道谁是典型的共产党员,他知道中国真正的脊梁在哪儿,“他想把这些人的故事继续写下去,更完整地记录下来。”
他的精神,通过书房延续
今年9月底,开封科技传媒学院19岁的大二学生张瑞加入了穆青展的解说团队,入选后,他第一次参观了穆青的书房。
他以为自己离穆青很远。直到假期,他与姥爷罗新民闲聊,才得知1988年穆青四下扶沟的时候,姥爷和他见过。
那年,罗新民任扶沟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在县委小招待所召开的座谈会上,他清楚地看见,年近70岁的穆青,衣着朴素,裤管上还星星点点粘着一些拍打不掉的泥。
“他没什么架子,拉着农民的手,一头花白的头发,笑容慈祥豁达、谈吐稳重干练。”罗新民记得,会后穆青一行人还冒着寒风大雪,查看道路两旁的塑料大棚。得知蔬菜在春节期间就可上市,远销东北华北各地区,穆青十分高兴。他对县里同志说,如果扶沟发展成一个大的蔬菜市场,就可使当地经济再上一个台阶。如穆青所愿,如今,扶沟县成为蔬菜强县,蔬菜不仅销往省内外,更走出了国门。
“我们何其有幸,在穆老的书桌旁,学做新闻人。”张瑞说,“学习穆青精神,到火热的新闻现场去,到老百姓身边去。”
穆青的书房离京赴汴,张惠芳直呼太好了!她希望借由穆青的书房,让新一代新闻人了解穆青精神。
穆青曾对家人说,自己是从河南开封走出去的,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家乡学子成才。“从北京到开封,父亲的书房回到了家乡。”穆晓枫说,“书房是一种符号,希望新闻人对穆青精神的追求,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