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协奏曲”⑥丨“太行红”与“乡村绿” 走出文旅IP“多彩”路

2023年11月13日13:49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山水风光锦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部署要求,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推出《文旅“协奏曲”》系列报道,采访各级政协组织及委员、专家学者等,讲述全省政协系统发挥优势、助力文旅发展的故事,分享履职经验,畅谈美好前景,奏响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精彩乐章。

  大河网讯 抬头是红岩绝壁,低头是碧绿水波。在悬崖边坐一次过山车,在悬崖上沿着铁链攀爬,小心翼翼走过独木桩、单边桥、钢丝桥等关卡......位于河南省辉县市薄壁镇的宝泉景区,成功“圈粉”无数爱冒险的年轻人。

  “今年4月宝泉二期崖天下正式开园,包括了丹崖天路、崖乐园、悬崖宿集等游乐体系,与洛伽寺索道、L型洞穴电梯、祥云观景台为主体的交通运维体系,及宝泉一期的大峡谷园区共同构成‘大宝泉’框架,将进一步提高客人的游玩体验。”河南省政协委员、春江集团副总裁裴将介绍说。

  景区何以“多彩”?

  太行山脉不仅有着历史深远的革命史,还坐拥高峡平湖、赤壁丹崖、超高瀑群、奇石灵泉、千年古陉等奇景。如何让这片沃土焕发时代生机?这是裴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6年开始,在担任宝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期间,裴将意识到,想要提高游客接待量,首要任务是扩大景区知名度。

  请来专家团队,对宝泉旅游景区进行高标准规划;在提升旅游附加值上做文章;对景区管理进行科学运作;培养“网红”景区推荐人;持续举办郁金香踏青赏花节、泼水狂欢节、“崖上太行”徒步大会等活动......经过多年努力,宝泉旅游景区渐渐有了名气,开始变得“多彩”起来。

  据介绍,截至2023年10月底,景区游客接待量230万人次,旅游收入24000万元,门票收入9120多万元,成为省内最火爆的旅游景区之一。

  “乡村绿”亮底色家门口挣上“生态钱”

  吃上旅游饭,增收路更宽。

  记者了解到,目前薄壁镇村民积极从事旅游服务,直接就业1000余人,间接就业3000余人,户均增收5万元。其中圪针庄村就有410户从事旅游服务,占全村总户数的95%,村民在家门口开农家乐、办民宿、当导游,旅游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4.5%,曾经的贫困村蝶变为精准脱贫样板村、乡村振兴前列村,走出了一条因旅而美、因旅而富的发展之路,旅游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幸福产业。

  “景区的发展离不开周边百姓的支持,同时景区的提升也将更加直接地‘反哺’村民,带动就业促增收。”裴将表示,“我们还将围绕太行山文旅度假这个核心,力争做一个太行山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丰富河南文旅产品,争取让游客能更好地留在山野间、留在太行山,让周边百姓鼓起来的‘钱袋子’装满更多幸福感。”

  建议: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集聚互补

  “我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一名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省政协委员,裴将认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旅融合是手段,提升百姓与游客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初心,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是目标。

  如何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裴将结合履职实际给出建议:

  一是以文塑旅,激活区域文化因子。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的独特性,将本地文化要素全面融入旅游产业各个环节,使本地文化元素的融入、文化主题的打造、文化内涵的挖掘成为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塑造个性化服务的重要路径,用鲜明的符号、多元的方式,使本地文化特色更突显、辨识度更强。

  二是以旅彰文,增强保护动力。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也是对文化的抢救、传承和弘扬的过程。要推动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回归旅游发展初心,满足人民群众“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自我、回归社会”等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推动旅游发展从保基本的“有没有”“缺不缺”,向求品质的“好不好”“精不精”转变。

  三是集聚互补,延伸文旅产业链。遵循文旅“能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宗旨,以绿水青山为基础,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建设工作,通过多种文旅融合模式,不断加强文化旅游业态、产品、资源、跨界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促进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激发消费潜能,推动河南文旅向更高质量发展。(省政协融媒体中心 田凯中 贾志昊 李彤)


  相关报道

  文旅“协奏曲”⑤│河南文旅,“家底丰”何以实现“产业兴”?

  文旅“协奏曲”④│用文艺作品讲好河南故事

  文旅“协奏曲”③丨文化遗产怎样“活”起来

  文旅“协奏曲”②丨看新密如何打开全域旅游锦绣画卷

  文旅“协奏曲”①丨“美丽经济”何以撬开山区致富门路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