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底,“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涵盖皇家金银器、玉器等137件展品,展现了明万历年间文化艺术与工艺水平的发展高度,在观众中重新掀起一股“大明风潮”。
首次走出库房的青花云龙纹缸、金光闪闪的“国宝级文物”金翼善冠,明十三陵首次展出大量精美展品,也让人把目光再次落到这个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
北京七处世界文化遗产中,明十三陵最为神秘。这里埋葬着13位明朝皇帝,除帝陵外,陵寝区域内还有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众多附属建筑。其中,明定陵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
今年是明十三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周年,从最初的发掘、之后的修缮保护,再到如今明文化旅游路线的打造、明文化论坛的精彩举办,明十三陵逐渐走出“自我”,走出十三陵镇,邀请四方宾客共享一场明文化盛宴。
一项“试探性”发掘
明十三陵的营建始于明成祖朱棣。出于迁都北京的需要及“风水”吉壤说,天寿山一带被选为陵寝所在地,并于永乐七年正式开工营建。
朱棣及皇后徐氏被葬于长陵后,因北京一直是明朝都城或中央政权所在地,天寿山陵区地域开阔,具备建设陵区的环境,明朝灭亡前,又有十一代皇帝的陵寝建在长陵的兆域内。
帝王陵墓,因其规模之宏大、陪葬物品之丰富、神秘性,为很多考古爱好者心驰神往。由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尚不成熟,国务院于1997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这也成为目前考古行业的一道“铁律”。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曾介绍,带着学术目的主动进行发掘的帝王陵墓只有两处,一处是殷墟商王陵墓,另一处则是明定陵。
明定陵是迄今唯一一座按照国家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古帝王陵墓。发掘之初,其实是为发掘长陵而进行的一项“试探性”发掘。
长陵在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1955年,包括郭沫若、沈雁冰、吴晗在内的一批文化官员最早提出关于明长陵的发掘计划。他们在请示报告中指出,长陵的地下宫殿规模宏大是可想而知的,如能使其重见天日,不仅可以丰富历史知识,也将使其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名胜。后经讨论,决定试掘规模较小、封土围墙有现成缺口的明神宗朱翊钧的明定陵。
发掘从1956年5月持续到1958年7月,用工两万余人。起初,工作队首先在宝城墙内侧,正对发现有券门的位置挖了第一条探沟。随后,发现了“隧道门”“右道”“大中”等刻字。在发掘工作一周年之际,发现了“金刚墙”。在这上面,考古人员发现了神秘的梯形开口,至此,玄宫入口被找到。
此后,玄宫的各道石门一一被打开,并展开出土器物的整理工作。十三陵特区明代帝陵研究会会长胡汉生认为,“此次发掘,不仅为人们研究明代玄宫制度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人们了解神宗帝后的棺内情况、殉葬品种类、工艺价值等提供了最宝贵的实物资料。”
首先便是帝后的骨架。尸体虽已腐烂,但入殓时的姿势,推测可能与风水理论所倡言的“枕脉”有关。殉葬品超过3000件套,种类十分齐全,包含冠带、首饰等生活用品及谥册等丧仪法物。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金翼善冠及皇帝衮服、皇后凤冠。据记载,金翼善冠出自神宗头侧的一个圆盒内,虽属皇帝的常服冠戴,但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特别是帽子的前屋部分,以512根0.2毫米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的花纹,如罗纱一样轻盈透明。后山的正前方是二龙戏珠图案,也是金冠制作过程中最难做的一部分。据专家鉴定,龙首、龙身、龙爪、背鳍等部位均是单独制成后,进行整体图案的焊接组装完成的,冠上仅龙鳞就用了8400片。目前,金冠在我国仅此一顶,堪称国宝。
然而,因科技水平有限,出土后,一些十分珍贵的丝绸藏品变脆,且绚丽多彩的颜色消失。参与发掘的赵其昌曾无奈感慨:“损坏没有发生在发掘之初,而发生在发掘之后,这是万万没有料到的。”由于历史原因,帝后棺椁不知所踪,尸骨被焚毁,也令郭沫若等人痛心不已。
因技术能力不足造成的文物损坏,给考古界敲响了警钟,也让挖掘长陵的计划就此作罢。如今,明定陵也成了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出来的陵墓。
从“公园式”管理到强化公益属性
发掘之后,如何管理好兆域广阔的皇陵,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历史上,陵园树木、陵寝遗址砖石被偷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长陵部分建筑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明十三陵先后被列为第一批市级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3年7月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特别是200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明十三陵保护管理办法》,这是北京市出台的第一部专门针对明十三陵保护的管理办法。
十年之后,依据明十三陵保护管理的新形势,《昌平区明十三陵保护管理办法》完成修订并于2014年起正式施行。此后,随着《昌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昌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和完善,文物保护的细网逐渐“织密”。
据明十三陵管理人员介绍:“十三陵管理中心已经完成《明十三陵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待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后,将按照计划逐步实施。”
除了制度,专门的机构也必不可少。民国时期曾设护陵警察、保管委员等岗位,但监守自盗、尸位素餐的现象不时出现。
新中国成立后,机构设置逐渐迈入正轨。1955年,北京市园林局十三陵管理处正式设立,“公园式”管理初见端倪。1972年,定陵博物馆与十三陵管理处合并。1981年6月,原十三陵管理处撤销,十三陵的管理工作由新设立的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负责。
特区办事处定性为事业单位,但财务方面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实则具有企业的性质。在公益和经营属性相互重叠挤压的情况下,特区办事处在文物防盗、防破坏方面面临巨大压力。显然,这种方式并非长久之策。
2021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正式更名为十三陵管理中心,属区政府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承担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等保护区范围内文物古迹保护、文化遗产研究和旅游景区管理服务工作。这意味着,十三陵的保护管理朝着公益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2030年前实现明十三陵陵寝全开放
随着国家整体文保事业的发展,明十三陵的保护驶入快车道。文物建筑越来越“美”、文化景区越来越“开放”。
自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明十三陵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和“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近7.3亿元,用于推进文物本体的保护性修缮,消除文物本体安全隐患。
昌平区委、区政府还设立了明十三陵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每年区财政投入2000万元专门用于明十三陵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使文物保持整洁、安全和稳定的良好状态。
2002年以来,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先后实施了德陵修缮、康陵修缮、庆陵修缮等16项保护修缮工程,明十三陵石牌坊抢险加固、昭陵方城明楼抢险加固等抢险加固工程,做好墙面补灰、瓦面修补、勾补裂缝等日常养护。修缮期间,聘请罗哲文等10余位古建专家作为顾问,确保修缮工程质量,保持了文物建筑原有的风貌特色和历史价值。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要打造城市整体文化景观格局。其中,以明十三陵为代表的燕山文化景观区域是重要组成部分。不久的将来,“一陵之景”将变“一明之景”。
近年来,明十三陵不断扩充景观格局,推动更多遗址遗迹展示开放,同时规划设计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用明文化旅游路线串起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等景区,以明文化提升景区间关联性,让游客在昌平、在十三陵镇获得更为丰富的明文化体验。最终目的是打造以明文化为主题、长城文化为补充的国际文化旅游名镇,再现明十三陵历史风貌,唤起民众的历史文化记忆。
总神道是连接神路和各个陵墓的重要通道,也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据了解,十三陵管理中心将持续做好打通明十三陵神道项目,为今后的历史演绎、明文化节、祭祀演绎、重现出警入跸图等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做好兆域边墙修缮项目也是未来十三陵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明十三陵兆域面积广阔,文物古迹数量多,但陵寝建筑和遗址遗迹展示不系统、不充分,十三陵管理中心计划借助土地流转的契机,修缮兆域边墙,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游径,展示山水之美、古建之美、明文化之美。
此外,十三陵管理中心将制定明十三陵未开放陵寝开放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全部开放。届时,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实现全域旅游发展。
“明文化”与社会大众见面
作为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让更多文物走出去、让“大明文化”走出去,成为十三陵保护管理工作者的美好愿景。
金翼善冠、镶嵌121块宝石的十二龙九凤冠、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纹衮服……一部分珍贵文物在定陵博物馆得到展示,让观众一窥“大明风华”。从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博物馆已接待中外游客约1.5亿人次。
2005年,明定陵地下文物库房建设工作启动。新建地下文物库房总建筑面积2435平方米,2015年投入使用。文物库现有馆藏文物511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57件套,数量多、品类全、级别高,文物价值极其珍贵。
定陵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对馆藏文物进行清点盘查,以及数字化数据采集、加工和制作,通过三维数字化扫描等方式建立健全藏品档案,进行病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馆藏文物修复等后续工作。“同时将建立明十三陵馆藏文物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形成可用于展览展示、科学研究与考古修复的馆藏文物数字化资源。”
然而,由于文化承载空间的有限性,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珍贵文物几乎“从未现世”。这既是文物的“遗憾”,也是公众的“遗憾”。
今年以来,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积极推动文物活化利用,通过展览展陈让这些明文化的“亲历者”与社会大众见面。例如,与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单位合作,进行馆藏文物外借、展出活动,积极推动“让文物走出去”。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举办明定陵文物再聚首展览,在杭州举办“明潢贵器——万历专题文物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
一幅幅呈现万历年间社会风情与皇家生活的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掀起一股“大明风潮”。明定陵出土万历皇帝的金冠以及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的4顶凤冠,时隔64年再度“合璧亮相,聚首一堂”。
此外,明十三陵文博旅综合体项目也在打造中,将为文物提供集中展示、活化利用的空间。未来综合体将成为“大明文化城市会客厅”,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憩息空间,为城市市民提供情感释放空间,为外地访客提供大明文化展示空间。
未来,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将总结之前的经验,进行优化创新,继续办好2024年明文化论坛及系列活动,做强“明粉”资源、吸引流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为文旅产业提供生长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