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阳。居大别山北麓、襟淮河上游的河南信阳,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信阳考察时指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信阳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立足信阳实际,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十百千万”工程,从人居环境整治、品质生活建设抓起,用美丽乡村点亮美好生活。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说:“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扛旗,积极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稳妥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走出一条具有信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示范引领“干”起来
茶都信阳,枕桐柏而蹬大别,襟淮水而带汉江。北国江南,涵煦南北之风物,豫风楚韵,谱演豫楚之奇章。
作为我国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带的信阳市,自然资源条件融合东西、兼具南北,全国各类地形、地貌大都可以在此找到缩影。举一纲而万目张,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艰巨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信阳选择的路径方法就是示范引导、以点带面。
2021年,信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万”工程。具体来讲:“十”即每个县(区)连片全域选择2-3个乡镇建设1个乡村振兴示范区,“百”即每个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1个示范引领村,“千”即每个乡镇以村民组为单位建设5个生态宜居村民组,“万”即剩余村庄都要建设成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庄,全面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深秋的浉河区环南湾湖路上,彩色的非机动车道、道路两侧金黄的银杏叶与茶山、豫南民居交相辉映。行至浉河区浉河港镇何家寨露营基地,葱郁山间、登顶俯瞰,一座座白色的高架民宿星星点点地镶嵌在茶山上,仿佛盛开的朵朵茶花。
环南湾湖路提质改造工程项目全长43公里,经过董家河镇、浉河港镇等乡镇的17个自然村,串联起沿线何家寨、四望山、文新茶园等旅游景点。在道路沿线,共打造了8个具有茶乡风情的驿站、17个体现沿线各村特色的“一村一品”、16座“一桥一景”的景观。而这正是浉河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缩影。
树样板、立标杆,以点带面,全面振兴。信阳市市长陈志伟表示:“信阳市持续深化‘十百千万’工程,加快示范区一二三产融合,加强特色产业培育,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着力破解乡村振兴推进中的难题,努力在乡村振兴上走在前列。”
为此,信阳科学确立了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标准体系,坚持规划先行、梯次推进、片区示范、模式引领、项目支撑、专业指导、机制赋能,市、县主要领导深入基层,察实情、破难题、谋新路,积极推行“投融建运”一体化模式,坚持“以资源换资本、以资本带项目”,解决好“钱从哪里来、运管机制如何建”等突出问题。
一方面,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信阳通过每月组织一期“4+1”乡村振兴交流汇报会,经常举办乡村振兴沙龙、四级书记论坛等,汇集专家学者、乡村振兴一线领导干部、乡村运营团队的智慧,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研讨交流和思想碰撞,在全市上下形成实施乡村振兴的思想合力。
另一方面项目化推进。要落地“十百千万”工程,离不开项目支撑。为此,全市坚持项目为王,将各方资源向“十百千万”工程积聚,动员市县、乡村科学谋划、实施和储备了一大批乡村振兴项目,2023年全市示范区建设计划投资204亿元,已完成投资142.7亿元,占比69.9%。随着大批项目纷纷落地实施,全市打造了更多新的美丽村庄、特色街区和乡村微景观;10个示范区的交通环线全部建成,总里程达1000余公里,交通环线将集镇区、产业园、示范村庄、旅游景点和服务驿站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产业支撑“强”起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信阳深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各乡村振兴示范区都明确了1个主导产业和1-2个特色产业,强化产业生态思维和产业链思维,围绕制定产业链发展图谱,科学地进行延链、补链和强链,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行至息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内的项店镇李楼村,一眼望去,村内高耸的烘干塔、科技感十足的粮仓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息县以乡村振兴示范区为核心,大力推进弱筋小麦产业,推广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100万亩。2022年,息县弱筋小麦全产业链产值38.69亿元,仅此一项辐射带动10余万户农户增收。
在潢川县黄国粮业有限公司的稻米加工车间,生产线上,一粒粒雪白的糯米被碾磨成粉、包装成袋,然后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潢川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产业,一方面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内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实施、高投入建设粮食主产区;另一方面探索稻米深加工途径,形成“良种繁育、稻米种植-精制米生产加工、水磨糯米粉、速冻食品加工-糯米蛋白、糯米淀粉、米糠油生产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年加工稻米粉58万吨,其中糯米粉产量占全国总产能的40%。
光山县槐店乡做深油茶文章,延长油茶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从油茶花、茶籽饼中提取高纯度茶多酚、茶皂素等,开发出7大系列11个单品的日化护肤品。
……
在信阳各县区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息县的弱筋小麦产业、潢川的稻米粉产业、光山的油茶产业、新县的全域旅游产业等,县县有主导、处处有亮点。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信阳市副市长汪明君说,“信阳市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壮大重点企业,集中力量把乡村产业做大做强。紧盯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用优质健康的农副产业、丰富多彩的新产业新业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内外兼修“美”起来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信阳市在推进“十百千万”工程中,始终坚持生态宜居与乡风文明一起抓,既要面子美,也要里子美,为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品牌打下基础。
日前,走进潢川县隆古乡张庄村,白墙黛瓦的乡村工匠讲习所,干净整洁的街道,3公里荷花景观带别有一番风情。近年来,张庄村发挥紧邻老龙梗水库的地理优势,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建设集绿色有机、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大力培育发展荷莲特色产业。
“以前的张庄村鸭厂水沟臭气熏人,水渠、道路两侧杂草丛生,村部破旧。随着‘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我们村进行示范村创建,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建设,现在是村庄秀美、水域幽美、人文淳美。”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岳志国说,“留守妇女、老人可以就近就业,年轻人也开始返乡创业。莲花盛开时,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下一步,我们准备建设莲子精深加工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孝老爱亲蔚然成风。不久前,平桥区洋河镇苏双楼村活动广场上热闹非凡,村里为刚评选出来的“三星文明户”(干净整洁星、孝老友善星、勤劳致富星)进行授牌表彰,掌声和欢声笑语汇成一片。随后,工作人员同“三星文明户”、留守老人一起包饺子聊家常,在欢声笑语中培育孝老爱老、乡村善治的文明之风。
信阳市通过每月开展“饺子宴”、评选表彰“三星文明户”,对文明户落实“四免一优先”优惠政策(即享受免担保贷款、免费乘坐公交、免旅游景点门票、免费体检、看病买票优先)等措施,持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用文化为乡村“铸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评“三星文明户”10.3万余户;今年以来,各行政村共计开展孝善敬老“饺子宴+”2.6万余场,带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5类文明实践活动7.13万余场次。
在信阳广袤的乡村田野上,美好的事情正在不断发生,“十百千万”工程一步一步勾勒清晰乡村发展的节点和脉络,美丽乡村一点一滴搭建起悬悬而望的栖居愿景,三产融合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速,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温润乡土家园。
“一季季丰收,一程程奋斗。我们将锚定‘十百千万’工程,着力乡村振兴扛旗,奋力实现‘两个更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信阳力量。”蔡松涛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 范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