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河南安阳:守护家园 振兴乡村

2023年12月13日08:01

来源:光明网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有利于增加群众就业和收入,有利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是真正惠及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如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重要一环。

  据悉,自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遴选推荐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考核评估工作启动以来,安阳市先后有林州市石板岩镇高家台村、黄华镇庙荒村,汤阴县韩庄镇部落村,滑县道口镇街道顺南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林州市石板岩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近年来,安阳市不断丰富旅游业态,高标准打造业态品牌,其中,乡村旅游就是重要一项。安阳市持续实施乡村康养旅游建设三年行动,以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的乡村康养旅游产品,提升乡村康养旅游的标准化、品牌化水平。目前,安阳市打造省级以上乡村旅游品牌140余家,被誉为“中国画谷”的石板岩镇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亿元。

  以前一到冬天,石板岩镇上就没人了,住宿条件差是限制发展的最大因素。如今,随着一大批优质民宿的建成,石板岩镇的冬天同样热闹。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民宿成为石板岩镇的“秘密武器”。作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石板岩镇依托自然优势,抓住民宿发展的风口,擦亮“红旗渠人家”精品民宿品牌,把握高端定位,坚持品质优先,运营民宿近700家。这样一批风格迥异、诗情画意的民宿集群,为广大来安游客提供了高品质住宿选择。

  安阳市各县(市、区)立足农业基地优势,利用好当地的山水、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古镇老街记忆 百年文化沉淀

  看建筑、逛古镇、漫步街区……在滑县,说到哪里能吸引游客前去打卡,自然而然会想到道口古镇。道口古镇位于滑县道口镇街道顺南村,在这里,古老的建筑历经岁月的沉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沿着道口古镇街道漫步,沿途古屋比邻、商铺连绵、巷弄穿错,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古街的西边就是大运河滑县段,据了解,滑县道口古镇是中国运河城镇的典型代表,在大运河的千年文脉中,由此衍生的中原文化和地域经济深深地影响着中原大地。原生态古河道、古码头、古城墙、古庙宇等基本保持了原有形制和结构,丰富的历史遗存见证了昔日航运的繁荣。

  游客们穿梭在古镇中,领略古街区之美,感受运河历史文化,在品读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能拥有惬意的游玩体验。“古镇古迹丰富,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厚重,道口古镇是一个适合全龄段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地方。”在道口古镇游玩的游客张博说。

  让传统手工艺带动乡村发展

  提到乡愁,长年在外打工的市民张峰说出了他的心里话:“每年祭灶那一天我都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芝麻糖。我希望安阳的芝麻糖在全国各地都能买到,让身在外地的安阳人也能解解馋。”

  张峰口中的芝麻糖指的是申家曹马芝麻糖,又叫芝麻酥糖,原产于安阳县崔家桥镇东曹马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纯手工制作工艺。申家曹马芝麻糖不仅因质地细腻、白亮鲜美、香甜酥脆而遐迩闻名,还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工艺被评为豫北名吃、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老字号。

  村民李军介绍说:“目前,东曹马村和西曹马村是豫北两个芝麻糖生产专业村。每到腊月廿三,前来购买芝麻糖的顾客络绎不绝,有当地村民,也有大老远从市区、外地驱车赶来的人。希望村里的芝麻糖产业不断发展,并借助传统手艺发展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芝麻糖的制作工艺,一举两得。”

  近年,为使芝麻糖生产与市场实现对接,安阳县、崔家桥镇两级党委、政府不断发展壮大以曹马芝麻糖销售为主的糖果营销业,促使村民由内地制糖向外地售糖发展。目前,东曹马村和西曹马村依托糖品产业走上了一条振兴发展之路。

  延续历史文脉 留住家乡记忆

  一部村史,几许乡愁。一个村史馆,凝结着一座村庄的历史记忆。

  “自从我们村的村史馆建好后,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去看看。这些老物件,每一件都是满满的记忆,无数回忆涌上心头。一看到这些文字、图片就感到很亲切,很容易想到我们当年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定居在郑州的刘庆柱说。刘庆柱的老家在滑县枣村乡牛庄村,十几年前他跟随儿子去郑州定居,但他始终牵挂着家乡。他说,自从去年村里建了一个村史馆,他每次回去都会去村史馆逛一逛、看一看。

  村史馆是记载历史、留住乡愁、传承民俗文化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保护乡村记忆,让乡村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牛庄村在市文物局的帮扶下,将该村中心的空心宅院打造成村史馆,保留了宅院的乡土特征,彰显了豫北乡村文化特质,体现了乡风乡韵、乡景乡味。

  “前期,我们通过调研走访、查阅地方史志、征集民俗展品,确定了村史馆选址,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修缮了馆舍院落。村史馆的展品主要是就地取材,本地选材占全部展品的90%以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本地特色。”村史馆展览负责人说,“与此同时,村史馆还利用滑县木版年画等非遗资源丰富展览内容,营造展馆文化氛围。”

  乡村旅游让庙荒村不再荒

  庙荒村,这个过去“连庙都荒”的村子,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十几年没回来过的王女士说:“现在的庙荒村变化这么大,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2016年,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庙荒村开始实施整村改造工程,3年时间,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口,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还修建了灌溉水渠、饮水池,户用天然气实现了应装尽装……

  如今,庙荒村走上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引进外来团队和资金,先后打造了太行·观霖乡村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邂逅驿站项目、创客基地提升项目、红砖艺术馆项目等;在村庄西部千亩范围内规划了田园农场、林下临河休闲带、登山营地、登山步道、康养民宿、休闲垂钓中心等项目,打造庙荒村太行山休闲胜地、研学基地、登山营地、康养福地“四地”旅游品牌;特别是利用“红旗渠精神”这一红色品牌,吸引了多家研学培训机构在村里建立了研学基地,形成了一条集红旗渠研学、生态观光、乡村旅游、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游学产业链。

  村民刘某经营着一家民宿。他说:“以前一直在外打工,连过年都不回来,现在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我就回来开民宿。看着很多游客来俺家住宿,我索性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家专心经营民宿、发展民宿。打造幸福庙荒,我信心满满!”

  庙荒村至今保存着完整的太行山特色民居,村里随处都能看到石楼、石梯、石板房、石地、石柱、石头墙,这些不仅是文化特色,更是记忆的符号和乡愁的寄托。(作者:丁玉冰 李婧瑜 张璐 李雪)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