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古国为何衰落?环境变化、地震、农业系统转变等

2023年12月20日19:2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在河南巩义,黄河与洛水交汇地不远处,坐落着最早距今5300多年的双槐树遗址,被考古学界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这个占地达117万平方米的超大聚落为何如此重要?2023年,它又有哪些工作进展呢?

12月20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刘青彬在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介绍了双槐树遗址考古工作的进展与新知。


喜欢考古的广大网友都很熟悉双槐树遗址,这个被称为“河洛古国”的遗址近年来因发现三重环壕、大型中心居址、大型院落和最早瓮城结构等声名大噪。显示已出现社会分工和手工业专业化,社会阶层和阶级明显分化,出现了西山、大河村等一批城址和“一门三道”等王权象征。

结合区域聚落调查可知,双槐树遗址为核心的超大型聚落群应代表着距今约53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偏东部的一个古国政治实体,已经迈入文明社会门槛,是中国最早形成的区域文明之一。

近年来,双槐树遗址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为依托,持续推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做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在考古发掘和多学科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


据刘青彬介绍,2022年考古工作人员完成发掘面积500平方米。通过针对性考古勘探和发掘,确认了遗址东南部为小型房址群,面积近2万平方米,目前发现4排面积在4~35平方米的房址17座,与中心居址差距明显,推测为遗址的一般居住区。清理了第二墓葬区墓葬32座,时代为遗址三期,发现部分墓主有朱砂敷骨的现象,为双槐树遗址首次见到,进一步表明不同墓葬区之间存在族群或阶层的划分。

2023年考古工作人员继续发掘,一个目的是了解1号院落西部夯土的性质;二是了解遗址西南部区域的功能区划。发掘确认了遗址西部夯土是一处建筑基址,面积400余平方米。夯土地基为分块夯实,包含有料姜、红烧土粒、炭粒及少量陶片,做工较为精细。基址是否有围墙结构有待进一步确认。

据了解,西南部发现一处两连间地面建筑,结合之前的发掘推测该区域为连间排房住宅区。清理道路L11与之前发现的L6相对应,推测是遗址的南北中心大道。


“在资料综合整理方面,我们目前正按计划推进,已完成20多个探方的器物标本挑选、修复、绘图、描述等工作。多学科研究方面,与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联合攻关,在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石器研究、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刘青彬说。

此外,多学科研究的开展,为深入认知双槐树遗址的内涵提供了多重维度,并形成了相互印证的证据链。


“通过发掘,我们发现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明显加速,农桑形态、石器工业、建筑规格、原始天文等多类社会分工与专门化都在双槐树遗址出现。礼制观念的出现与阶层分化在多方面呈现,如礼制建筑、建筑规格在地性表达、墓地分区与人群分化等。环境变化、地震、农业系统转变及多文化因素的出现,从自然环境与文化交流两个方面加速了双槐树遗址的衰落。”刘青彬在发布时说。

编辑:张龙(大)  审核 :银新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