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应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公共服务场所涉及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等服务事项的,应保留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2023年9月1日,我国首部有关无障碍环境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
对此,一直关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河南省政协委员、三门峡市残联理事长李述勇深感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今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李述勇就带来了关于推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加快无障碍改造的提案。
现状:字幕设置中手语翻译较为缺乏、信息无障碍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常住人口中,现有残疾人约715.4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796万人。河南省对于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视,李述勇一直能清楚地感受到,他说:“这两年,无障碍出行环境有了很大程的改善,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但城市无障碍设施的规范建设,李述勇认为从各方面的认识统一到真正的无障碍通行还有一个过程。
无障碍坡道 图源 大河网资料
“很多人认为无障碍设施仅是残疾人事业范畴,普遍认为无障碍设施是为了残疾人,忽略了包括妇女、婴幼儿、行动不便的人,以及其他需要临时无障碍通行者等都是无障碍设施建设受益者。”李述勇告诉记者,公众对无障碍设施的认识有待加强,存在部分无障碍设施的管理者、公共场地的服务人员不熟悉无障碍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的问题。
“还有一点是,信息无障碍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李述勇称,“信息无障碍”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目前在电子政务领域及图书馆、博物馆、银行、医院、行政服务等公共场所,信息无障碍服务覆盖面仍不够广,信息无障碍终端应用较少,字幕设置、手语翻译较为缺乏。
“部分听障人士单独外出办事困难的问题需要去关注、去改善。”李述勇说。
建议: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宣传普及、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不久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一批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协同推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
作为肩负责任的政协委员,李述勇也对河南如何全面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自己的五点建议。
“积极开展无障碍知识宣传,组织开展无障碍设施的体验活动,提高社会对无障碍设施环境的意识,努力形成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李述勇建议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宣传普及,开展执法检查。
“规范新建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对城市已建成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居住小区,制定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组织清理、处置无障碍设施被占用和损坏的现象,保障现有无障碍设施能够正常使用。”李述勇认为,应该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发挥残联、老龄协会作用,组建残疾人、老年人无障碍体验团,参与无障碍设计、建设、验收。
无障碍停车位 图源 大河网资料
“加强对涉及无障碍设施人员的政策、流程及相关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无障碍设施操作和管理的培训力度。”李述勇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公共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确保无障碍设施正常发挥作用。
“落实互联网应用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进一步改善政府门户网站、政务App无障碍服务水平,方便各类残障人士访问。”在李述勇看来,深入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十分重要,要对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行信息无障碍改造,推动消除“数字鸿沟”。
“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制度也十分必要。”李述勇称,各相关部门应该联合定期对城市无障碍设施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查看包括但不限于无障碍通道、公共交通站点、公园和商场等无障碍通道被占用情况。
对于构建一个“有爱无碍”的社会环境,李述勇充满了信心。他期望能够进一步推进无障碍环境的共建共享,加快无障碍改造的步伐,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便利、安全、舒适的无障碍环境。(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