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河南郑州的中原科技城,与奋战在创新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们畅聊新春愿景。在这里,朝气蓬勃的科技人才勤奋工作、施展才华,持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促进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做好保障引进人才
虽是年关,中原科技城创新孵化基地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总部依然是一片繁忙。展厅内整齐摆放的人形机器人、智能代步车、保洁机器人、安防巡逻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琳琅满目,技术专利、荣誉证书挂满了一整面墙。
从展厅再往里走,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在工位上紧张地进行着研发测试,一批批前沿科技产品将从这里奔赴广阔市场。
“目前,我负责3D相机研发,主要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配合机械臂抓取上料,未来在物流、钢铁、汽车等行业会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入职3年多的张泽阳,是郑州市2023年度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2021年,我计划回来就业。前期通过网上查询和电话咨询,对郑州尤其是中原科技城的人才政策有了充分了解,真正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于青年人的友好,于是就回来了。现在看来,这一步走对了。”张泽阳告诉记者,到郑州就业后,第一时间享受到了中原科技城提供的人才公寓,每天上下班只需要5分钟,吃住行十分方便。
为更好服务人才、留住人才,中原科技城从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做好服务保障。
多方式拓展人才公寓,已投用拎包公寓500余套,签订框架协议推进晨晖苑1584套房源投用,打造“人才之家”。截至目前,已为河南省科学院、超聚变、郑商所等优质项目及企业提供公寓400余套,保障了600余名人才的住房需求。
链接辖区郑大一附院、河南省儿童医院等6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优质医疗资源和620余家各类医疗机构,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就医便利,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
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省实验、清华附中、郑东外国语等一批优质学校,依托外籍人才子女学校,打造河南国际化窗口学校,让人才子女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全方位的服务让科研人才能够坚守初心在一线,心无旁骛搞研发。
“中原动力的百余名科研人员中,硕博学历人员超半数。”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CEO林杰告诉记者,公司依托强大的人才团队和技术积淀,努力在低速无人驾驶、视觉智能分析等多个研发领域建立领先优势。
赛迪顾问发布的《科技城百强榜(2023)》显示,中原科技城首次闯入全国科技城综合排名前20,在全国348个科技城中位列第19,展现了创新人才高度集中、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良好发展态势。
借助政策和人才优势,中原科技城跑出了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加速度。数据显示:仅在2023年,中原科技城就新引进曙光智算中心、中国电子、中广核、中电装等领军项目195个,签约总金额超1400亿元,同比增长60%。
培育人才播种希望
位于中原科技城东部的郑州鲲鹏软件小镇,春节前传来了不少好消息。其中,河南数字小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及河南省慕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华为(郑东新区)开发者创新中心正式授牌。创新中心将面向全省深入推进高校、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通过多链协同、相互促进,构建数字人才生态全国标杆。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要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外引内培同样重要。”郑州市郑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南数字小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昆鹏说。
如果说引进产业链相关的高精尖人才是“移栽大树”,那么培育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就是“播撒种子”。
华为(郑东新区)开发者创新中心成立后,三方将依托郑东新区政策支持、慕华科技继续教育信息化产品研发与服务经验以及华为成熟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能力,以促进就业、服务产业、培养行业急需紧缺数字人才为目的,加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数字人才培养为重点,面向政府、企业、高校等多场景培养高质量数字人才,打造城市级开发者创新中心。
“播撒种子”的任务很重,中原科技城的很多机构已经先行。
华为云、麒麟软件、京东科技……临近春节,中原科技城数字豫才项目负责人、数创院运营总监段鹏飞的工作排得很满。他坦言,自己每天不是在考察的路上,就是迎接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目前合作单位越来越多,数字豫才项目发展也越来越快。
数字豫才项目由中原科技城与河南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发起,共同探索以政府为政策主导、以专业运营方为运营统筹的“政府+第三方”联合运营模式,实现从人才要素整合到产业模块聚集,再到生态单元共创的全周期链条优化与资源融通。
“长期以来,我们为郑州高校学子提供技术讲座、技能培训等多样化服务,以及项目实训、科研大赛等产学研活动,成效明显。”段鹏飞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数字豫才项目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其与企业联合开展的创新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
“数字豫才项目通过与中国电科22所、微软(中国)、云从科技等国内外企业深度合作,致力于为河南打造一支‘数字豫军’。”段鹏飞表示,今后,将持续引入数字经济产业相关的优秀产业资源、前沿技术、专家智库,做实做细中原科技城数字经济高地的人才培养工作,为河南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供给和创新支撑。
以城聚才以才兴城
佳节将近,郑东新区智慧岛大厦大红灯笼高挂,一派喜庆氛围。在大厦一楼的大豫物理农业技术研究院,10余名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业务探讨,研究院执行院长乔子君不时接到全国各地的邀请电话,很是忙碌。
“波频物理农业是我们开辟的物理增产新方式。7年前,产品刚研发出来时,我们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质疑。”乔子君说,前期通过小种植户多批次的试验,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期间,郑州市及郑东新区帮助对接专家和院士,共同解决问题、攻克难关。
“市区两级的支持,使我们的项目得以孵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免费的物理空间,还帮助我们对接专业人才。”乔子君说,经过河南省农科院连续4年的试验,研究院的波频能量增产技术,可使多种作物增产5%到30%。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推动下,目前该技术已在滑县、鹿邑、郾城区、宜阳县进行示范推广。
“研究院的科研团队技术实力雄厚,科研成果高达百件以上。”乔子君认为,研究院能够在中原科技城立足,不仅是因为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中原科技城真心留人才的各类好政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去年以来,加入团队的多名院士都获得了中原科技城管委会的“一对一服务”。无论是子女上学还是住房等困难,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快速解决,研发人员切实享受到了人才公寓、人才驿站的贴心服务。
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州中原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孙建功表示,中原科技城聚焦引才用才留才,建立了“领导分包责任制、中层服务常态化”人才联络服务机制。由管委会领导带头联系服务专家,定期开展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工作,全面了解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中层干部负责日常常态化联络沟通,用心用情强化服务保障,妥善解决人才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让各类人才真正感受到温暖,安心扎根发展。
让人才安心成长,人才也反哺城市发展。
2024年新年伊始,一则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核心专家、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李明教授荣获麦克道尔奖,成为今年该项大奖的唯一获得者。
李明教授是中原科技城与郑州市重点引进的A类专家、顶尖AI科学家。2023年以来,在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李明教授带领孙国英等团队核心成员,推动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实验室)筹建,目前已获省委科创委、省政府批复筹建。
对人才的满满诚意,带来中原科技城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近年来,通过政策引才、平台聚才等,中原科技城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183名,吸引带动3万余名青年人才到中原科技城创新创业,不断优化的人才服务“软环境”为中原科技城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从中原科技城看郑州。近年来,郑州市积极构建引才网络,建立“一事一议”高端人才引进机制,采取错位引才、产业引才、乡情引才等多种方式,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更为高效引进顶尖人才和核心团队来郑创新创业。
目前,郑州已引进施一公、李兰娟等7名院士专家担任“国家中心城市特聘顾问”;大力实施项目人才“双招双引”,引进领军人才267名,带动吸引7645名博士来郑创新创业。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282万人。
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彼此成就,借助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春风,中原科技城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助推城市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