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殷墟新馆:来赴这场千年之约

2024年02月27日08:00

来源:河南日报

  殷墟新馆:来赴这场千年之约

  新华社记者 唐健辉 施雨岑

  河南安阳,洹水之滨。一座青铜色的博物馆大气庄重,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2月26日,这里正式面对公众开放。

  1928年10月,位于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考古学家董作宾在此挥出第一铲,中国考古人科学发掘殷墟的序幕就此拉开。90多年时光倏忽而过,今天,这片土地上文明的过往与辉煌再次浓墨重彩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是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约2.2万平方米的展厅内,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它们静默无声,却生动而鲜活地“讲述”着“商”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文明。

  在新馆一楼车马遗迹专题展厅内,考古工作者正在仔细清理殷墟遗址出土的马车实物标本。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集中展示了殷墟出土的23辆马车。

  手铲微微倾斜,轻轻刮落表层泥土,再用竹签沿着土层纹路慢慢清理,最后用刷子扫去表层浮土,一个清晰的车轮遗迹便在考古工作者手中显露出来。这场开在博物馆的“考古公开课”载着游客穿越3000年时光,一窥当年“车辚辚,马萧萧”的壮阔景象。

  90多年的考古成果积淀之下,商,不再只是《史记》中3000余字的记载。它有血有肉、真实而立体,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蕴藏其中。

  鉴往知远,行之愈坚。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建设,致敬殷墟90余年的丰硕考古成果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致敬中国考古学百年辉煌。”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说,大量精美绝伦的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3000多年前青铜文明的鼎盛面貌,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商代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

  千年之约,不仅是展厅中的风景,更是静水深流的力量。开馆当天,从四川远道而来的游客郝明宇刚刚走出展厅,就对记者感慨道:“不得不说,我可能并不了解这些文物,但走近注视它们时,没有人能抵挡住它们的魅力。”

  目前博物馆已经具备了面对公众开放的条件,但相关的工作远未结束。“我们将加快推进以车马坑为代表的土质文物保护与展示工作,进一步加强殷商文化的研究与阐释,及时展示最新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殷墟博物馆馆长陈星灿说。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你,准备赴这场“千年之约”吗?(据新华社郑州2月26日电)

  收到“请柬”来探馆吧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在开馆仪式上,每位到场嘉宾和媒体记者都收到了一份带有香气的精美“请柬”。这份特殊的“请柬”,是当天出版的《河南日报》特刊。

微信图片_20240226095446.png

外国友人正在翻阅《河南日报》“请柬”特刊。 赵阿娜 摄

  特刊是专门为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定制,包括报纸两面两个连版,沿虚线折叠,呈现出一封请柬的样式。封面封底是手绘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攻略,主色调为“青铜绿”,包括每个展厅里有趣的文物简介,画风有趣,语言活泼;内页主色调为“甲骨黄”,内容有商朝先民征战、生活、生产想象图,有殷墟甲骨文发现研究、考古发掘及保护利用大事记,有殷墟与洹北商城考古遗迹分布图,还有对殷墟博物馆新馆的详细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请柬”香气扑鼻,印刷油墨中添加了一种名为“洹河晚风”的香料,意在表现殷墟文物出土时带有粮食、果实自然而温暖的香味。

  这份别出心裁的“请柬”,在现场格外吸睛,一时间“圈粉”无数。

  “这份特殊的‘请柬’特刊,策划选取了多个角度,文字采写扎实用心,版面编排颇具匠心。”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文化记忆》周刊主编李韵对这份独特的“请柬”赞不绝口。她说,作为媒体同行,能够看出《河南日报》团队在这份“请柬”上下足了功夫,既有传统媒体的大气端庄,又不失新媒体的鲜活灵动,可谓书香气与泥土气兼备。

  “这份‘请柬’太惊艳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带有香味儿的报纸,很新奇,给人带来愉悦感。‘请柬’设计的细节满满,看得出《河南日报》为庆祝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做足了功课。”殷墟博物馆志愿者彭捷说,自己要好好收藏这份有意义的“请柬”。

dcaa1602241106e51170a985eab1a565_p47_s.jpg

游客在亚长牛尊前拍照。 赵阿娜 摄

  开馆当日,首批提前预约的游客走进新馆,一览“大邑商”的真实面貌。

  新馆里还有一支研学团队,一群小学生跟随讲解员认真参观。“我们学校组织少先队员以‘红领巾寻访’的形式来参观,希望孩子们能用好家门口的学习资源,将来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阳市灯塔路小学老师张莉说。

  专访:

  何毓灵:透物见人讲故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歌

  “通过适合考古的表达方式,全面地阐释商文明,这是我们的策展理念。”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向记者讲述该馆的策展理念及思路。

d5347297333a8370c0f1b5a9cc5aed4c_p48_s.jpg

殷墟博物馆新馆一角。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铮 摄

  “对于考古学家来说,能够说明问题的都是好东西。”何毓灵说,在“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以透物见人为主旨,以考古学家的全面系统发掘与研究、科技考古的全面介入为线索,全面展现了3000多年前亚长铁血英武贵族形象。

  在该展厅内,记者看到多幅油画描绘了亚长率领族军浩浩荡荡从远方来到大邑商以及亚长驰骋疆场、马革裹尸归来等场景。“我们以科技考古为手段,通过人骨考古研究揭示了亚长的性别、年龄、身高等基本信息,同时还展示了亚长当时的生活习俗、疾病创伤甚至死亡原因,重塑了亚长的血肉身躯。”何毓灵说。

  何毓灵介绍,展厅内还以多媒体交互装置丰富了展览内容和形式,“音频交互装置呈现了亚长墓出土3件铜铙的测音成果,让3000年前的声音绕梁于今,与观众实现共鸣。”

  “我们用文物来讲人的故事、讲这个人的朋友圈。讲亚长的故事时,我们除了展示他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想讲述他的铁血和柔情,通过展示他生活中的器具,可以让这个人物更鲜活。总体来说就是透物见人讲故事。”何毓灵说。

  此外,记者在殷墟博物馆内还注意到一个暂未开放的“精细考古实验室”。对于这个神秘“盲盒”,何毓灵说:“精细考古实验室将在今年或明年正式对外展示。通过实验室的玻璃幕墙,观众从外面可以看到我们在里边的考古工作。”

  牛世山:构建真实、立体、全面的商史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歌

  甲骨文的发现,让中国的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这个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被称为“中国的考古圣地”。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向记者介绍了殷墟考古的“前世今生”。

  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大邑商遗址,是中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遗址之一。牛世山介绍,其中大型建筑群、甲骨刻辞、青铜器、玉器等众多文物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辉煌文明,彰显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的独特风格。

  “90多年来,考古工作从抢救保护以甲骨刻辞为代表的商代文物开始,很快转变为以考古学的手段为主、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新阶段。”牛世山说。

  “社科院考古所安阳队对以商王陵区为核心的洹河北岸考古,明确了殷墟的西北边界。90年来的工作,对大邑商的城市格局的考古工作有新的进展。”牛世山说。

  近10年来,围绕城市内部重要功能区的考古有很多新发现。牛世山介绍,王陵区考古新发现入选202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六大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洹北商城宫城发现的一号四合院大型建筑群是商代最大的建筑群。

  “殷墟考古是中国考古学大获成功的案例,并使国际公认商代晚期为有系统文字可靠的信史时代,中国现代学术最早真正接近世界的中心。”牛世山说,殷墟考古创新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人群与社会及其关系的全新模式,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并构建起真实、立体、更为全面的商史。

  杨树刚:遥远的商文明变得“触手可及”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

  古老的洹水河畔,一座气势恢宏的青铜色现代建筑拔地而起,与殷墟宗庙宫殿遗址隔河相望,这便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殷墟博物馆新馆。

  作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工作站站长,杨树刚在郑州商城遗址从事考古工作多年,谈及殷墟博物馆新馆,他满怀期待:“走进这里,我感觉3000多年前遥远的商文明变得触手可及。”

c37213794c4107fb8f9c5bb256ce2e65_p60_s.jpg

游客在“子何人哉”展厅内参观。 赵阿娜 摄

  和绝大多数博物馆不同,殷墟博物馆新馆将出土文物全部成组展出,既能让观众了解到墓主人全部信息,也能从出土文物的排列组合上了解商代政治制度、军事思想、丧葬制度等。

  在杨树刚看来,殷墟博物馆新馆不单单是一座展现殷墟考古发掘成果的博物馆,展厅更是立足整个商代文化,全景式聚焦商文明,展现出一幅辉煌的商代历史图景,这在与商文化有关的博物馆或专题展览中尚属首次。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陈展布局与考古博物馆较为相似,观众在欣赏精美的文物之外,还能从考古人的视角出发,了解整个商代的历史沿革,这也是中国考古工作者一贯追求的“透物、见人、见事”。

  此次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的文物,90%以上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自1950年春天以来发掘的。

  “馆藏文物包含了目前已知的殷墟文物所有类别,可以说来到这里,就能一站式了解目前已知的商代文明的全貌。”杨树刚表示,殷墟博物馆新馆作为新时代遗址博物馆的又一代表力作,也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文明殿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实践案例。

  于成龙:“小王子”的“朋友圈”有多精彩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建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2月26日,记者采访了安阳市文物局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专员于成龙博士——殷墟博物馆“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策展人。

  该特展位于殷墟博物馆新馆三楼,是一个以商王武丁时期的卜用甲骨作为主要展品而策划的专题展览。

  “199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殷墟花园庄东地一编号花东H3长方形窖藏进行考古发掘,出土龟甲与兽骨1583版,其中689版契刻2250余条商王武丁时期的占卜记录。”于成龙介绍,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曾荣获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殷墟甲骨文的三次重大发现之一。

  而那些占卜记录,正是一本尘封着厚重历史尘埃的“王子日记”。“‘王子日记’的主人,在占卜记录中被尊称为‘子’。许多学者认为,‘子’乃是商王武丁与妇好之子,亦即古代典籍中所记的‘孝己’,商甲骨文中的‘小王’。”于成龙说。

  “此次特展是首次以商代卜用甲骨作为主要展品而策划的一个人物主题展,更是一次开创性的尝试。”于成龙说,特展设定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子”系何人,旨在确定“子”作为武丁与妇好之子的王子身份;第二部分“子”之起居,展示这位王子的具体生活;第三部分“子”占卜与商王占卜,进一步揭示商代的占卜习俗及其他相关制度。

  “特展是充分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而完成的一次文物活化利用的示例,更蕴含着对甲骨学界几代学人不断探索学术真谛的致敬。”于成龙表示,欢迎大家都来看看商代“小王子”的“朋友圈”有多精彩。同时,希望借助此展览,让大众对“王子日记”中凸显出的商人宗法制度、社会结构有所了解。

微信图片_20240227072815.jpg


编辑:张龙(大)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