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创新活力 河南科研“航母”行稳致远

2024年03月03日08:1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记者 师喆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1日,河南省科学院2024年全院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新一年发展目标任务。击鼓催征,这艘科研“航母”将继续在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征程上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早在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揭牌之际,“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的新型研发机构”就被确定为省科学院的发展定位之一。重建重振两年多来,省科学院始终以体制创新“解绑”科技创新,并实现多项突破:在省级科学院中首次实施章程管理;颁布《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全国首创以立法形式保障科研事业发展;探索更加灵活的经费管理制度、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作为河南破解科技体制改革难题的“试验田”,省科学院正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进入省直事业编制、聘期内提供15万元至50万元的年薪、科研绩效奖励上不封顶、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问题、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一人一议……打开省科学院微信公众号,生物医学研究所、激光制造研究所、墨子实验室等科研院所,纷纷在招聘信息中开出优厚条件,吸引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事业。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重建重振以来,省科学院实施“人才强院年”行动,制定《河南省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聚办法》《河南省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管理办法》等,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博士(后)步伐明显加快。引进陈十一、龚健雅、汤涛等12名院士及其核心团队以及近80名高层次人才、近400名博士(后),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30多支……目前,省科学院的人才体量已跃升至全国省级科学院第一方阵。

  “前几年我们每年的技术合同成交额都是200万元左右,2023年成交额突破了1500万元,这背后离不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中贤介绍,职务科技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成果完成及转化人员的比例不低于70%,上不封顶,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动能,省科学院持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引、育、用、留制度,依规行使用人自主权,赋予首席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更大团队成员绩效分配及科研经费支配权;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赋予青年人才更多担纲领衔、脱颖而出的机会,一批“85后”青年人才走上院属单位领导岗位,全院新建研究机构负责人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

  人才总量与人才层次明显提高,人才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科研成果也加速涌现。

  晶圆芯片切割过程中样品不平整怎么办?省科学院激光制造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正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攻关。

  “我们动态调整焦点位置,用激光来代替传统的机械锯,它的好处就是提高整个芯片的良率,且制造成本更低。”省科学院激光制造研究所执行所长江浩庆介绍,他们正在研发的一款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工业CT,设备的电路、控制、部分核心光学部件等,完全由河南本土企业生产制造。

  成立不过一年时间,激光制造研究所就组建起由30多名博士、20多名工程师组成的跨学科团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目前已取得十多项重大科研成果。

  随着激光制造研究所、量子材料与物理研究所、空天信息研究所等新建研究机构备案注册,省科学院研发实体达到42家,支撑重建重振的研发体系、转化体系和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此外,省科学院还牵头建设了墨子、黄淮、黄河3家省实验室和人工智能、超硬材料2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其他已批准建设的省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正有序纳入省科学院创新体系。

  “越来越多的体制机制创新,让创新要素在中原大地上更加顺畅地流动,为河南创新发展带来了强劲动能。”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说。

编辑:王晓颖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