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塑料污染如何治理?河南降解塑料产业如何健康发展?
3月9日,2024河南降解塑料产业链创新论坛暨供需对接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人员,聚焦河南降塑产业发展、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降塑产业原料、生物降解地膜、生物基增塑等内容,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交流,共同探讨河南降解塑料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定位丨建成全国重要的可降解材料产业集群
今年1月1日,河南省“禁限塑”立法落地,同时制定《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明确11个品类的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从制度和法规上保障了河南发展生物降解材料产业。
2022年11月,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河南省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河南能源“1+4”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打造“1个”全系列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做优做强“4个”高端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降解材料和高端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
“目前,河南已有可降解塑料产业链企业35家(含上中下游)。”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仝宝琛说,河南省可降解材料生产在濮阳、周口、漯河、鹤壁、南阳等地已经具备较好基础,上游基础原料、中游材料合成改性及终端制品领域均具有一定优势,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周口金丹、开祥化工、济源恒通、濮阳龙都天仁、漯河中科新材、鹤壁特创生物和南阳金碧等一批规模企业,可以为可降解塑料制品供应提供良好保障。
“河南是全国少有的上中下游降解产业链比较完整的省份。”河南省塑料协会会长段同生说,下游产能尤其充裕,一些产品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甚至国际的领先水平,且禁限塑法规已落地。下一步,河南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走向将引起业界内外的高度关注。
途径丨依托塑料制品大县,延长产业链
玉米秸秆摇身一变,制成生物降解购物袋、一次性餐具、薄膜、水稻育秧盘、被服……原因是玉米秸秆可以经过生物发酵反应,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叫聚乳酸。聚乳酸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原材料,它的背后可是个千亿级的大产业。
“但是,聚乳酸是利用L-乳酸合成出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只有国外的几家企业能掌握。”河南龙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大客户部经理沈世航说,“我们经过了两年多的努力,成功研发聚乳酸‘二步法’合成技术,拥有聚乳酸共聚物的国际发明专利,年产量大概是6000吨(聚乳酸终端产品),产品销售到欧洲、美国和澳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濮阳市南乐县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园里,玉米秸秆已然成了香饽饽,通过玉米秸秆生成的聚乳酸经过加工可以制作为可降解衣服等,柔软且抑菌。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委书记邵平说:“我们坚持在拉长产业链上下功夫,围绕聚乳酸布局了服装、餐具、农资等一系列下游产业,目的就是让更多的聚乳酸就地转化,提高附加值。”
据了解,河南拥有多个塑料制品大县(区),如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集群发达的濮阳市南乐县、鹤壁市浚县;传统塑料制品产业集群驻马店市西平县、周口市淮阳区。据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河南省2023年塑料制品产量为271万吨,同比增长43%。
邵平介绍,南乐的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形成闭环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下一步要加快项目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努力把南乐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可降解材料产业的生产基地。“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到2035年,我们要建设成为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邵平发言时信心满满地说。
西平县是全国一次性购物袋和农贸市场用塑料袋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我们已形成集原料、生产、销售、机械制造、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塑料包装产业集群。”西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海金说。
据了解,浚县每年生产塑料管和塑料薄膜50万吨,塑料原料35万吨,聚乙烯薄膜30万吨,塑料编织袋8亿个,是名副其实的快递绿色包装基地。鹤壁市印发《可降解材料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支持浚县可降解材料产业园成为中国邮政快递绿色包装重要生产基地和中国物流快递绿色包装重要生产基地,力争到2025年底,以河南特创生物科技为龙头,营业收入达到20亿以上。
被誉为塑料制品之城的淮阳区,每年生产塑料管和塑料薄膜50万吨,塑料原料35万吨,聚乙烯薄膜30万吨,塑料编织袋8亿个,产量占河南省塑料制品市场份额的29%。
建议丨做好“豫材豫用”,行业向低、高端差异化方向发展
“河南是可降解塑料的生产强省,目前河南上中下游的降解产能完全能满足需求。但是同时也存在行业发展中的产品同质化、下游产能过剩、价格内卷等问题。”河南省可降解塑料产业链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刘东亮建议,未来,在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应向低端、高端两个方向进行差异化发展,即实现一次性快消品的低成本化,增加高端产品的高附加值。
如何更好地利用河南本土降塑资源?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金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小平建议,要做好“豫材豫用”,即优先使用河南省本土生产的可降解塑料制品。他认为,这不仅可以推动禁塑政策的落地实施,还能降低采购成本并促进本土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为此,政府要加大对本土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并鼓励上下游企业之间协同发展、资源共享。
对于塑料污染监测评价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建议,建立跨部门、区域、流域的综合协调机制,统筹考虑塑料污染的监测评价、防控措施、公众引导、国际合作等内容,通过构建塑料全生命周期管控与污染监测大数据平台,开展塑料污染来源、迁移路径、生态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等。
此届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工程和生态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中塑协降解专委会秘书长翁云宣,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张玉芳分别就PHA生产和应用发展趋势、PBAT发展现状及趋势、生物降解塑料合理应用场景及其展望、预制菜包装塑料袋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进行了探讨。(张家祺 李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