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于晴
3月19日,美国硅谷。时隔五年,英伟达的年度GTC大会回归。会场中有一行醒目的文字,翻译成中文是:一场属于人工智能时代的盛会。
讨论AI就绕不开算力。如果把AI大模型比作“人体”,海量的算力就是维系身体运转的“血液”。而谈及“算力热”可追溯到去年。从大型语言模型到视频渲染和处理大模型,ChatGPT、Sora掀起了角逐算力赛道的热潮。
新风口也是新机遇。从GTC大会往回倒3天,3月16日,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揭牌。当机会来敲门,郑州也加紧盘“算”起来——打造“算力之城”,郑州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2年,拉开下一个时代序幕的超级大工程——“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对外公布。同年,《郑州市新基建建设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到,“积极申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2024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打造“算力之城”……
继热力、电力之后,算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当之无愧的新质生产力。打造“算力之城”,郑州有哪些优势?
基础设施建设上,带宽是数据传输、计算的“跑马场”。目前,郑州有5G基站总数近5万座,5G网络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研发能力上,河南对于创新平台的建设不遗余力,人工智能基础算法方面也在追赶。新一代嵩山超级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河南大学王家耀团队“时空大数据基础算法”、郑州大学徐明亮团队“智能群体行为模型”、嵩山实验室张建辉团队“空间智能融合感知算法”等技术水平在国内较为领先。这些都为算力进一步转化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应用市场上,从研发到应用,规模化都是必须迈过的坎儿。有一个名词叫作“达尔文死海”,用来形容从研究走向产品市场的中间地带。助力相关企业飞跃“死海”,郑州的吸引力在于产业集群创造的综合成本优势。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地区拥有众多迫切希望智能化转型的企业,那么关于智能化服务领域的资源要素就更可能向这里聚集,这就是市场的力量。提供智能化服务的企业落户在这里,它开拓市场的信息成本和提供服务的运营成本都会更低。
近年来,河南先后引进培育超聚变、黄河信产、郑州浪潮、龙芯中科等重点企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态势明显。同时,河南工业门类齐全,郑州也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大,能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资源。
有数据显示,在算力中每投入1元,平均将带动3—4元经济产出。如今,千行百业在人工智能的突破中加速转型,算力这条“弯道超车”的新赛道,对郑州乃至河南而言,无疑也是发展之“道”、破局之“道”、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