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文旅文创频“出圈” 国潮风起 消费焕新

2024年04月03日07:08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3月30日,身穿汉服的游客在洛阳市王城公园赏花拍照。 张光辉 摄

  □本报记者 陈学桦 王雪娜 实习生 张昕瑶

  咬一口“应天门”,尝一尝“龙门石窟”,来一次汉服变装……4月1日,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国风+新潮”“AI+文化”……洛阳登上微博等平台话题热榜。

  从“网红雪糕”“网红蛋糕”到“朱颜镜”“牡丹通行卡”,洛阳文旅文创“出圈”,不仅成为文化传承和情感、理念表达的重要载体,也带动文旅消费转型升级。

  “真幸运,抢到洛阳博物馆的朱颜镜!”近日,小红书网友“Ding”分享自己在洛阳旅游的经历,引来不少网友留言:“这可是‘断货王’,在线蹲……”洛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假期,该博物馆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文创产品销售火爆。

  让游客抢购一空的还有粉色三彩马。在一些女游客看来,粉色承载着满满的“少女心”,而三彩马的造型又彰显出洛阳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

  放眼全国,沉浸式体验已覆盖新文旅消费诸多领域,成为众人追捧的“香饽饽”。从“打卡旅游”到“种草下单”文创产品,当前,越来越多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创产品激发消费热潮,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一绾青丝——梁庄王珍藏展”文创发布会,展出以梁庄王墓部分金器首饰为原型创作的发簪、胸针等一系列文创产品。甘肃省博物馆以铜奔马为创作原型设计的“马踏飞燕”玩偶,采用标新立异的“丑萌”风格设计,广受好评。

  从造型精致的文创糖果到火爆全国的考古盲盒,数百种沉浸式文旅产品琳琅满目……文创设计师孟庐陵是洛阳人,大学毕业后留在家乡创业,“镇捣蛋”“意外博物”等文创品牌越做越大,他创办的企业也成为洛阳地区创意文创的“头部企业”,业务遍布全国多家省级博物馆。

  “文创最重要的是创意,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富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孟庐陵说。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高滨滨,“洛阳,给了我很多灵感,创业过程也得到了许多洛阳朋友的帮助。”

  34岁的高滨滨老家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在木工作坊长大的他,熟练掌握制作木质工艺品的技艺。2021年,高滨滨的木质烙画被推荐入选洛阳市伊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创作过程中,他得到郭爱和、王飞等洛阳非遗传承人的指导和支持。

  新文旅“风”起洛阳。近年来,洛阳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新文旅理念,持续培育全产业链与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

  今年1月,洛阳市首家文创设计孵化器——南山市集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内设原创设计师工作室、文创集合店、打样车间等各类功能性场地,可以为入驻设计师提供创作、制作、展示、销售、推广、路演等服务。

  目前,该市集项目拥有20间原创设计工作室,吸引了一批艺术家、设计师和创意人才会聚于此。市集也为创作者们提供知识产权注册服务和市场推广服务,助力洛阳文创和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从“洛阳博物馆的马很绿”到“文创冰淇淋卷出新高度”、从研学盲盒到文创糕点,洛阳文创产品频频“出圈”,掀起消费热潮。各地博物馆在推广“镇馆之宝”的同时,其系列文创产品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国潮消费的背后,是大家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采访中,多位文创领域从业者表示,文创产品就像城市留给游客的“独家记忆”,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城市营销方式,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就是文创产品爆款频出的底气。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