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什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如何跑出“加速度”?4月25日,2024年度“新时代宣讲师”培训会在郑州开讲。现场有哪些干货?“新时代宣讲师”们又有哪些收获?跟着记者的脚步走进现场,一起了解学习如何让“文明实践”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活动现场
【目标】实现河南全省1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
157、900、2300……一组组数字有力见证着2023年度河南“新时代宣讲师”队伍取得的成绩。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23年,“新时代宣讲师”志愿服务计划选送100名宣讲师赴河南全省15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大中小学、基层一线,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现场教学等形式,累计开展理论政策、文化文艺、科技助农、卫生健康、生态环保、法律服务、应急救援、文明风尚等宣传宣讲、实践指导志愿服务900余场次,累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2300余小时,直接受众达14万人次,相关经验被中宣部《每日要情》《中国志愿》刊发。
“今年的目标是每位‘新时代宣讲师’全年宣讲次数不少于10场,其中线下宣讲次数不少于7场。”河南省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处处长杨恒智表示,今年“新时代宣讲师”文明实践活动与往年“直接派单”的形式不同,采用“先选单、再统筹后派单”的方式开展,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讲,确保实现全省1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
作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河南省文明办持续在全省组织开展“新时代宣讲师”文明实践活动,自2020年起,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年。
【要点】摸清群众需求是宣讲师的必修课
接地气,才能让群众打心眼里认可文明实践工作,宣讲需要努力下沉,通过调查摸清群众的需求则是“新时代宣讲师”的基本和必修课。
张祖平讲述如何开展基层理论宣讲
“大家可以在每次宣讲时,提炼一个使命。”活动现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张祖平在现场对“新时代宣讲师”讲授了一堂名为《如何开展基层理论宣讲》的课程。
“该怎么提炼这个使命呢?领域不同能用同一方式吗?”面对来自宣讲师提出的疑问,张祖平说,“分解任务+数据整合+资源盘点”是破译难题的密码,“将整体性任务按照重要程度或者先后次序进行分解理顺,从每一个小任务入手,对其参与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梳理涉及相关资源,这样就容易确定相应目标了。”
谈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哪些创新,张祖平则认为创新的重点在于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要做到思想+服务的兼顾。”他进一步解释道,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传、帮、带”,帮助群众不是只说不做,而是既说又做,不仅仅是服务群众,而且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引领群众的思想水平提升、道德水平提升以及文明素养提升,甚至包括科技技能的提升等各方面,这叫“传、帮、带”。
“要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不管是提供有形的产品还是无形的服务,质量永远是社会大众关心的因素之一,同时注意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培训。”张祖平建议“新时代宣讲师”们,优化宣讲流程,不断改进宣讲方法,把宣讲当服务,实施精准服务,让服务对象得到更多实惠。
【实践】发挥专业、行业优势为群众答疑解惑
“要发挥宣讲师‘资源链接’‘决策咨询’的功能。”洛阳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华伟在为宣讲师授课时强调,要下沉优质资源,发挥“新时代宣讲师”上下联动的作用。推动省市两级优质资源通过结对帮扶注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落到基层、惠及百姓。
李华伟分享经验
如何用“决策咨询”助力文明实践?李华伟告诉记者,要发挥外脑和智囊作用,“新时代宣讲师”应当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发挥各自专业和行业优势,为群众答疑解惑。
“围绕百姓困惑和需求的问题,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现场教学、线上授课等形式开展宣传宣讲,不仅如此,宣讲师们还应发挥科研优势,开展理论研究。”李华伟表示。
活动现场,“新时代宣讲师”黄允与记者分享今日收获。“作为‘新时代宣讲师’的一员,更应该注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耐心倾听群众的心声。真正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宣讲,达到理论宣讲的目的。”黄允表示,作为法律组的宣讲师,要让群众更好地树立权利意识,维护好自身权益的同时心系国家安全。
“新时代宣讲师”在现场认真记录学习内容
“作为一名宣讲师,不仅要做知识和政策的讲述者,更要做一个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者,要教群众如何从生活中、从细节里做一个助力美好生活实现的贡献者。”“这样的课应该多来几节!”“这次的培训非常有意义,这次没白来!”记者在现场听到许多“新时代宣讲师”们的声音,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好地将文明实践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董蕾 实习生 范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