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聚焦北京,聚焦2024中关村论坛。
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原型“通通”、驾驭激光的利器“转角菱方氮化硼”材料、拓展“心有灵犀”边界的“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今天,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开幕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发布环节,10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相。
“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是一场久违的科技盛会,是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更是让人们近距离领略新质生产力如何改变生活的窗口。
4月25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图为观众体验元宇宙工体数字足球。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高科技让人目不暇接
“这项技术仿佛有魔法,无需任何接触,用手指隔空点击成像画面就能操作,这是我第一次亲眼所见。”在3D裸眼成像技术展台,来自秘鲁的埃德加·佩雷斯欣喜地赞叹。
“这是我幼时的梦想——将科幻电影的空中成像场景变为现实。”东超科技董事长韩东成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介质“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如今这项技术已在汽车智能座舱、医疗卫生、智慧家居等场景中广泛应用,未来也将应用于元宇宙领域。
在此次中关村论坛上展出的高科技,让人目不暇接。
当记者戴上VR眼镜,瞬间“置身”云冈石窟第18窟之中,只见面前赫然而立的是15.5米高的释迦牟尼佛像,其身上的千佛袈裟清晰可见。云冈研究院的李丽红介绍,近年来,云冈研究院在文物数字化应用上发力,与高校合作摸索出适用于高浮雕文物的数字化方法,实现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可移动展示和虚拟展示。
在展会上,科技范儿十足的高速飞车吸引了众多目光。来自大同市户外展厅的负责人指着展示画面介绍:“高速飞车是采用超导电动悬浮制式,运行在低真空管(隧)道中的超高速交通运输工具,时速可达600—1000公里。高速飞车是世界交通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可进一步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目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正在山西大同开展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建设,验证高速飞车总体方案的可行性,已取得阶段性科研成果。”
人工智能话题颇受关注
AIGC、大模型等人工智能话题,在此次中关村论坛年会上颇受关注。
在开幕式间歇,一曲古筝《当群星闪耀时》缓缓响起,大屏幕上,人工智能演绎的璀璨星空画面不断变化升腾,给观众带来奇妙的视听体验。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题为《人工智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在AI 2.0时代,大模型能力突飞猛进,不仅其通识理解超越人类专家,更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核,赋能全球GDP增长。未来10年,AI 2.0大模型将从文字语言到多模态再到全模态,“穿透”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看着自己身着白色航天服的靓照,观众李女士异常开心。她不禁好奇:“这样的照片好特别,是怎么做到的?”北京灵动天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征答复:“通过AI算法,我们设计了《AIGC主角故事汇》,分别有太空、大飞机、海底等8类剧照场景,采用AI扩散模型技术,对生成图像精确控制,15秒即可生成定制海报,让每一个体验者在中关村论坛上都有自己的‘故事’,感受到科技的‘平易近人’和‘暖心温情’。”
在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展台,协会会长、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表示:“作为中关村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资源融通、跨界合作等作用,进一步优化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造服务政府、企业、市场的全方位综合服务体系。”(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