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丨传递河南非遗之美

2024年05月25日08:09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郭歌

  用一把刻刀在以精细高岭土制作的胎料上雕琢几笔,一个栩栩如生的马头便呈现眼前。5月24日,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河南展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在为观众展示唐三彩的烧制技艺。

  纹饰精致的乾坤壶、憨态可掬的唐宫侍女、呆萌可爱的卡通天王、气宇轩昂的飞驰骏马……在本届文博会上,颜色艳丽的洛阳唐三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届文博会上,我带来了400多件唐三彩,特别是乾坤壶这件凝结了我多年心血的作品,一亮相就受到很多观众的关注。”高水旺说。

  今年,我省有近20家非遗文化企业“组团”亮相深圳文博会,展出非遗产品百余种。

  以手抵心,以心驭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牡丹香展演环节,牡丹香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侯娜娜身着汉服,为现场观众展示香礼、制香、香艺与品香等内容,传递非遗手作之美,再现牡丹花城的人文风韵。

  “我们这幅《听琴图》麦秸画价值十几万元,是以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工笔画《听琴图》为范本,用了2万多片麦秸片,花了半年时间才制作完成。”来自许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画第四代传承人杨丽介绍。

  古窑出“新陶”,麦秸再“生花”。“一手牵着小的,一手扶着老的”是非遗传承的核心。近年来,河南的众多“非遗人”开始出新招、拼创意,设计制作出一系列颜值吸睛、韵味爆棚的文创产品,让极具“国潮”的非遗在青年一代“涌流”。

  本届深圳文博会上,洛阳牡丹瓷胸针、汴绣零钱包、绞胎瓷随行杯等以非遗技艺制作而成的文创产品也俘获了不少年轻人的“芳心”。这些产品既展示出非遗技艺的精巧,又以实用性和时尚性融入人们的生活。

  豫菜中的非遗成为今年文博会河南展馆的一大亮点。在“魅力中原”板块特别设置了豫菜展区,创新性将河南味道带到现场,通过豫菜展现中原文化的“和合”思想,以味蕾上的享受让观众尝一口即爱上河南。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