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平台化转型过程中,新闻评论如何打破“信息茧房”?

2024年06月11日07:38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杨奇光 受访者供图   制图/韩露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苏梓晴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下,真相与流言总是相伴的。新闻评论被裹挟在信息洪流当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主流媒体在舆论场发挥主力军的关键。新闻评论如何在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兼顾传播性?新闻评论如何更具烟火气?如何打破“信息茧房”的桎梏?媒体平台化转型的关键是什么?

  顶端新闻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秘书长杨奇光,对于新闻评论的重要作用,以及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规律和媒体创新转型的关键进行深入探讨。

  打破“信息茧房”,传播最广泛的声音

  顶端新闻: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下,新闻评论是否也面临着相应挑战?

  杨奇光:现如今新闻评论比新闻媒体其他产品所面临的挑战更大。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新闻评论的价值,在历史的纵向发展中,新闻评论的价值一度被低估了。新闻评论是发出观点、传播观点、引导舆论的重要新闻形态,除了剖析事实之外,还要通过评论告诉群众什么是态度、什么是情绪、什么是高质量的观点。

  顶端新闻:新闻评论如何打破“信息茧房”效应,通过互联网传播让更多群众看见?

  杨奇光:首先要区分,我们所述的新闻评论是来自主流专业媒体的新闻评论,而不是自媒体或者网络大V所说的评论。区分之后,我们才能去谈怎样让更多用户看到。

  首先,平台作为主要抓手,新闻从业者应该对平台有一个类型的划分,什么话题在什么平台上有更多的曝光要有评估,不要盲目地全网推;其次,政府部门要做好监管者的身份,制定好相关政策,防止互联网陷入“信息茧房”;最后,普通公众要提高媒介素养,对信息有自己的判断力,这些都是让评论触达更广泛人的举措。但是打破“信息茧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里面更深层次的东西还有很多。

  时评要一针见血指出问题

  顶端新闻:时评也称为“众人之事”,具有强烈的公共性。如何在把握新闻评论的价值导向的同时,使其更具有烟火气、可读性?

  杨奇光:我给学生们讲新闻评论的时候会讲到几种论证方法,比如演绎、归纳、归谬、反驳,专门有一个板块讲语言文风。梁启超曾经创办时务报,里面有最早的时评文章,常常使用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而现如今,我们时评需要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语言表述上可以更加接地气,甚至运用一些当下热门的网络化语言。

  同时平台不同,评论也应该有差异化的策略,灵活地转变文风。编辑在编发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平台,对语言进行加工,风格叙事上产生一些变化,甚至谋篇布局也可以做调整,适合不同平台的推广规律。

  平台化时代更应该注重新闻的真实性

  顶端新闻:“今豫网言”做网络评论2年多了,作者群体包括编辑、记者、公职人员,逐渐建立起一个类似智库的团队,在网络评论领域算是创新做法。据您的观察,当下机构媒体的评论板块构建和运营,有哪些创新举措?

  杨奇光:传统的媒体转型和创新更多体现在分发渠道上,类似专家智库的建立其实已经从纯粹的原创开始走向运营了。现在新闻媒体的创新举措更多可以往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向倾斜。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前提下,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削弱。然而评论却是破局的关键,新闻评论需要更专业的功底和写作水平,这不是普通群众可以做到的。

  因此,现在的新闻评论应该是一种纾困式表达,奔着解决问题去的,输出有质量的观点和有见地的表达,做好舆论引导,在众声喧哗之中切中核心要害,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顶端新闻:很多媒体都在向平台化转型,据您研究,媒体平台化转型中存在哪些问题?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杨奇光:首先,在平台化时代更应该注重新闻的真实性。主流媒体要在复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直捣真相。所以,我们现在的记者肩负着更重的使命和任务,主流媒体要坚守最重要的阵地和底线。

  其次,媒体在平台化时代,应该跳出互联网,积极通过平台做一些运营动作,突破传统新闻界限。比如《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会积极地策划一些线下活动,类似于走进养老院、举办线上演唱会等。

  最后还是新闻评论,我认为新闻评论的功能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在平台化时代,以更高质量的表达,传递更有效的信息,这也是主流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