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观察丨两周年,这里成安徽“科创气质”的重要源头

2024年06月17日09:25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记者发现安徽综合展区里无论是科大讯飞、科大国创等老牌“硬科技”企业,还是国盾量子、中科星驰等科创新秀的背后,都有一家服务平台公司的身影,这就是“科大硅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整个安徽综合展区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来自“科大硅谷”片区,“科大硅谷”已经成为人们口中安徽科技范和未来感的重要来源。

  自2022年6月13日,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以来,“科大硅谷”已经成为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创新产业催化,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汇聚世界创新力量,发挥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立足合肥城市区域新空间打造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

  科大硅谷片区已落地创新型企业超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只,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科大硅谷”致力于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的创新生态,从政策赋能、融资对接、人才引进、场景链接、品牌传播、技术合作等方面为片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全面赋能企业运营发展。

“科漂”创业在“归”谷

  安徽省有着多方位的海外引才支持政策,和完备的产业配套环境,吸引自己举家从美国硅谷来到科大硅谷,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给中国芯片行业发展做出贡献。合肥乘翎微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许伟伟在近期的一场重大活动中如是说。

  从美国硅谷到科大硅谷,不是一场毫无准备的“赌博”,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抉择。

  “合肥在芯片开发领域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同时在市场应用端有大量需求,更重要的是科大硅谷的人才政策。”许伟伟联手复旦大学、中国科大等教授,创立了合肥乘翎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乘翎微电子”),并担任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成立于2022年的乘翎微电子,创业初期就得到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三级政府基金。借助“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的链接,乘翎微电子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充分的资金让他们得以专心研发,在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研发领域声名鹊起,站上产业“风口”。

  同时在科大硅谷的牵线搭桥下,合肥乘翎微电子与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企业达成合作,迅速融入产业链,让科技直接变现。

  目前,该企业已具有国际一流的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实力,其科研团队已完成创新性芯片设计20余颗,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2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9篇技术成果入选ISSCC(国际固态电路年会,被誉为“芯片界奥林匹克”),占据中国大陆地区近四年电源芯片发文数量的半数以上。

  “科大硅谷”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努力做到人才优惠“一键式”落地,将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来”“留下来”。

  对拟来肥创业、企业尚未创办的高层次人才,可委托服务平台公司提前发起认定申请,对于非全职来肥创业人员,可柔性认定为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对应享受创新创业政策。给予来肥创业校友6个月免费体验公寓,给予高层次人才创业最高500万元启动经费、500平米办公场地支持,全年支持“科大硅谷”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22个。

  不仅许伟伟,当“北漂”“沪漂”“深漂”成为逐梦旧名词,掌握核心技术、创业于“科大硅谷”的“科漂”们正集聚成势。

链接资源强赋能

  “科漂”为什么选择“科大硅谷”?

  “高标准建设科大硅谷,就是要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这是安徽省对科大硅谷的明确定位。

  打通全球资源,汇聚科技人才,招引金融资本,帮助项目落地,打通产业链接,为企业解决合伙人、资金和场景等重要问题,这是“科大硅谷”成为吸引“科漂”人才强磁场的重要原因。

  “科大硅谷”空间规划为“一核两园一镇”,坚持系统集成的建设理念,统筹城市更新和新空间开发,强化创新创业载体条件保障,助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一头牵着高校和科研院所,一头串联创投、产投资源,“科大硅谷”成为催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重要引擎。

  位于“科大硅谷”的安徽中科星驰自动驾驶技术有限公司专注研发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以智能车载、智能车云和智能汽车三大业务布局,赋能驾驶新体验。

  作为中科星驰首席技术官&联合创始人的王智灵,同时也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通过硅谷平台的“串联”,其科研成果转化为了创新项目。

  “落户‘科大硅谷’,主要基于平台公司强大的资源链接。”中科星驰受邀参加了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研讨会暨合肥“创投城市计划”专场活动。活动上,中科星驰作为合肥骆岗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示范项目的重点入驻企业,签约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首批标准——数据中心、卫星通信接口、露天矿山无人运输装备系统三项要求标准,并在备受瞩目的全空间无人体系系统成果展这一专场活动环节上,闪亮登场。

  “非常感谢科大硅谷对我们团队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相信,未来在科大硅谷的品牌加持以及平台公司的多维度服务助力下,中科星驰将不断提升技术实力、产品竞争力以及品牌影响力,为无人驾驶技术的新场景应用开发及无人驾驶汽车的产业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王智灵说。

  “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打造资源链接、双招双引、科创金融、企业赋能、品牌传播、数智运营“六大功能平台”,构建需求与资源双向匹配的服务圈层体系。组建一支60余人的科创服务团队,出台40余项规章制度,建立管理运营长效机制。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院、考核优秀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孵化器等16个高能级创新平台、全市各县区22个高品质载体作为“科大硅谷”创新单元试点,促进科创资源跨区域协同和科创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为什么选择硅谷?因为这里的科创资源太好。”贵专电磁是一家在细分领域有着过硬技术实力的初创期科技公司,其技术基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技术升级迭代,依托研究院科研团队研发,再由企业生产,向应用场景推广。

  “得益于科学岛上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科研成果延伸转化,公司攻克了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核心关键技术,并已实现了新产品的应用落地。”贵专电磁总经理陈松年表示,以前国外的设备要卖到十多万美金,现在其开发的这种设备已经实现智能化,从性能上已经远远超出国外水平,同时也打破了这种便携式设备国外在中国的垄断,如今国外进口的相关设备在国内,也降到了三至四万人民币的价格。

  落户在科大硅谷蜀山园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学岛站,这里距离科学岛很近,科学家们来回很方便,企业还可以通过平台链接到更多客户。

  “我们的业务规模现在快速增长,去年营收400万元,今年的目标是做到1800万元。”陈松年表示,以前的办公场所和实验室都比较小已经不足以支撑公司发展,“科大硅谷”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现在办公面积和实验室的面积相比以前都有了三倍以上的增长。相对于办公场地的支持,‘科大硅谷’也提供了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包括股权投资和科技信用贷款。

  整合要素促转化

  “科大硅谷”深度开发校友资源,以海内外创新中心为点,校友组织为线,聚力打造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链接网络。

  海外联合中国科大在外校友组织、跨境科创服务机构等,在美国硅谷、日本东京、英国剑桥、法国里昂等地设立4家创新中心,打通海外人才、项目、技术流通渠道。国内在北京、杭州、广州、深圳、香港等地设立5家创新中心,深入一线城市定点挖掘创新资源。

  创新中心联络全球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孵化器等各类机构100多家,定向招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项目,推动40多名海外顶尖企业家、海外院士等来访,对接优质项目188个,签约落地项目32个。

  搭建立足安徽、对接全国、链接全球的“科大硅谷”创新超链全景图谱平台,锁定全球一流科创高地,选取14个国家、国内35个城市,储备全球创新资源18331条,加快项目大数据的深度挖掘。

  在“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大站内,有一家科技创新企业——无论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的研发,凭借其独特的技术视角和创新的产品形态,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

  这家企业,无论科技的核心技术团队成员,均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信息学等专业的在读硕博研究生。

  据介绍,团队于2021年开始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的研发之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团队成功申请了雄鹰基金项目,并成为2022年优秀项目代表。

  无论科技创始人,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博士在读,RoboCup2015机器人世界杯亚军成员曹荣昀介绍,团队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高自由度仿生面部驱动结构、拟真面部柔性材料和机器人手臂、躯干等关键硬件模块,并在头面部及躯体行为生成、控制、规划以及情感交互引擎中的人格定制、交互反应自主生成等软件技术层面具备优势。团队曾研发了全球首只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亮相就受到了游客们的欢迎。

  曹荣昀告诉记者,他计划在两年内,通过人机交互技术,让玩具带有情感交互的“温度”,占领交互式玩具的高地。“我会珍惜这里提供的良好创业环境,牢牢抓住机会,加紧研发,让交互机器人走向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助力‘机器人+’时代的到来。”

  除了直接对接高校资源,“科大硅谷”还从全球300多个团队中,遴选海尔海创汇(大企业创新创业平台)、璞悦中国(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生态平台)、北创营(一流高校创新孵化平台)、云岫资本(中国领先的科技产业精品投行)等作为全球合伙人,带领超300家企业来肥对接,推荐项目线索超955条,其中30%来自北大、清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落地重点产业领域项目83个。依托全球合伙人资源禀赋打造36个创新单元,努力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摇篮”。

  合肥中科国瑞机器人有限公司2022年入驻“科大硅谷”科学岛站,凭借其在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市场洞察力,逐渐成为新能源和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

  公司自入驻以来便了解到了其所在的蜀山区“全域科创”战略。他们不仅从科创集团、运营公司等渠道获得了全面的政策解读和推荐,更在与领导的座谈会的交流中,切实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的深切关怀。

  “政策的出发点非常全面,而且政府还定期举办交流沟通会,努力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问题。” 中科国瑞机器人总经理闫清泉表示,在资金、工作场所等方面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帮助。

  作为技术型公司,公司深刻认识到技术研发和资金支持的重要性。因此,公司不仅积极参与“科大硅谷”的全球合伙人计划,寻求与更多技术人才的沟通合作,还十分注重资金的储备和规划。

  “全球合伙人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与更多技术人才沟通的机会,同时也为公司的资金储备提供了有力支持。”闫清泉表示,通过这一计划,公司不仅能够引进更多优秀人才,还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两年时间,从无到有,“科大硅谷”以科气聚人气,以人气聚财气,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未来,一大批有志“科漂”在“谷”中汇聚,一个个前景广阔的科创项目在“谷”里落地生根,安徽的科创气质从“谷”内散发开来,“科大硅谷”作为一个全新的创新创业创造的生态,必将汇聚起更加强劲的科创未来。(记者 张毅璞 海报 罗中琳)

编辑:任昱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