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丨雨水“上线” 抢墒播种正当时

2024年06月18日08:4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6月17日,襄城县紫云镇张庄村村民利用难得的一场雨水,趁墒抢种,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壮。吕超峰 王金照 摄

  □本报记者 赵春喜 见习记者 刘一洁

  连日来,河南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给夏播带来了不小的影响。6月16日,在人工增雨和自然降水的共同作用下,全省多地迎来了“及时雨”,人们享受凉爽的同时,干渴已久的农田也“喝上”了“解渴水”。

  6月17日一大早,新郑市城关乡薛庄村的一块农田里,伴随着轰鸣声,两台播种机在田里穿梭作业,所经之处不仅种子下地,滴灌带也同时被埋进了地里。

  这阵子压在种粮大户苗振清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现在已经6月中旬了,玉米再不种上就会对产量造成影响。前阵子一直不下雨,天气热、地里干,根本没有合适的播种时机。”

  玉米作为主要的秋季作物,生长周期较短,不及时播种,很可能造成减产。但4月底以来我省持续一个多月的干旱,造成土壤缺墒,不仅不利于播种,甚至可能会导致已播玉米不出苗。

  苗振清种有600多亩地,这场“及时雨”到来前,他才完成几十亩的播种面积,幸好迎来了这场甘霖。

  地头,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耕作与栽培研究室主任、省秋粮专家指导组组长乔江方手拿一把小红铲正在往下挖土,查看土壤墒情,“你看挖到这儿了土还是湿的,可以说这次是有效降水,缓解了前期高温干旱天气造成的影响,这对播种是非常有利的。”

  看着地里忙碌的播种机,苗振清喜笑颜开,“这场雨来得太及时了,不仅有了好墒情,种子立马能下地,还省了一笔浇水钱,按照一亩地50块的浇水标准,能省3万多块钱呢。”

  尽管这次降雨很大程度缓解了旱情,但降雨量存在不均衡的情况。乔江方表示,对部分降雨量较小的区域,高温干旱形势依然严峻,农户需继续加快田间灌水设施的修整,做好水电配合,根据播种进度做到能浇尽浇。对部分出现积水的田块,由于玉米苗期不耐涝渍,长时间的积水会造成玉米根系的黑根烂根,农户要及时疏通水渠,散墒减渍。

  截至6月17日,全省夏播面积8457.1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4%。其中,粮食作物已播6488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5.3%。目前全省秋作物受旱面积达122.9万亩,累计浇水面积达9527万亩次,夏播仍在持续开展。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