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南北千年 古运新韵

2024年06月22日08:4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复原图。

隋唐洛阳城天津桥效果图。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场馆设计提取大运河的拱形元素作为基本架构,一道道拱形的结构支撑起一座宏伟的建筑,也撑起人们对运河文化的历史记忆和想象空间。

通江达海的集装箱货船。

2023郑开马拉松赛在郑开大道鸣枪开跑,参加马拉松赛的选手跑过古都开封大梁门。

胜果寺塔。

惠济长桥。

开封州桥遗址出土的巨幅石雕祥瑞壁画效果图。

朱仙镇木版年画。 史长来 摄

道口古镇。

南乐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千年御河”牌坊。 高中利 摄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遗址展示大厅。 张壮伟 摄

  编者按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大运河河南段是大运河的根脉和原点,流经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等9个省辖市和巩义、滑县、永城3个直管县(市)。以河南段为主体的隋唐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融合,支撑起唐宋王朝鼎盛繁荣。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河南的大运河申遗点是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0年来,护运河、传文脉,我省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2019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启动,我省大运河沿线各城市积极行动,书写运河人文经济新篇章。在纪念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的日子里,本报推出特别报道,以运河为轴线,以古今景点为“白帆”,一起从历史深处驶向美好的未来。

  舳舻千里载文脉

  洛阳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洛阳都是大运河的枢纽城市。早在东汉时期,都城洛阳成为当时全国的水运中心。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洛阳含嘉仓遗址

  含嘉仓是位于大运河历史端点之一——隋唐洛阳皇城内的皇家粮仓,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与通济渠开凿于同一时间,唐以后正式作为东都洛阳的大型粮仓沿用,以供东都百官、皇室之需。

  洛阳回洛仓遗址

  洛阳回洛仓是隋代大运河沿线的大型国家性漕仓之一,具有完整的仓城格局和大量仓窖遗迹,全面反映了隋代漕运粮食储藏的情况,是隋代大运河漕运情况的实物见证。

  焦作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开挖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焦作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渠首所在地,也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焦作运河文化遗址

  宋代黄河以北的运河(永济渠)称为御河,后又称卫运河。焦作的丹河引水工程又称九道堰,构成了卫河漕运的主要水源。由于“引丹济卫”的成功,明清时期焦作地区的运河航运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有石佛滩摩崖造像、九道堰、胜果寺塔、东关码头、南关桥、乔庄闸及碑刻等众多与大运河有关的文物古迹。

  郑州

  巩义

  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历史悠久,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沟通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的运河遗存。这里有我国开凿较早的运河之一——鸿沟。

  郑州惠济长桥

  惠济长桥是荥泽八景之一,现位于郑州市惠济区惠济桥村。长桥为三孔拱桥,由精工细雕的青石砌成,两侧建有精工细琢的各种图案形成的石栏格,两头还建有桥楼。

  通济渠郑州段

  通济渠郑州段反映了大运河通济渠河道的线路、走向,其考古遗存解释了早期运河的形态、规模以及通济渠与其水源河道——黄河的关系。

  新乡

  新乡市是隋唐大运河在河南境内流经县(市、区)最多、主河道及保存有水河道最长的省辖市。由运河主线卫河新乡段及其水源大沙河、百泉河组成,利用原有的部分河道,引水通航至天津。

  新乡运河文化遗址

  大运河新乡段即如今的卫河新乡段,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运河横穿新乡,当地与运河有关的遗迹众多,主要有百泉、合河石桥、水东经幢、金龙四大王庙、北关码头等。

  鹤壁

  大运河鹤壁段基本是卫河,该段运河历来是华北平原南北交通的重要水道,隋唐北宋时期用于向北部边防运输军队及军需粮饷,元明清时期为京杭大运河的辅助河道。

  浚县黎阳仓遗址

  浚县黎阳仓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官仓,也是大运河沿线的大型转运漕仓,位于浚县大伾山北麓,地处当时的黄河与永济渠之间,军事战略位置重要。黎阳仓的中北部曾挖掘一条深8米的河道,形成了完整的粮仓与黄河、永济渠相互贯通的漕运水系。

  浚县云溪桥

  云溪桥又名廉川桥,在浚县古城西门外,卫河(古永济渠)之上。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初建木桥,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石桥。云溪桥为五孔桥,式样美观,坚固耐久。

  开封

  大运河开封段为古汴河遗产。汴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与古代开封的盛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隋唐时期,汴河成为连接北方政治、军事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的主要运输通道。

  开封州桥遗址

  该遗址位于开封市中山路中段,是北宋时期御街和汴河交汇处的一座著名桥梁。遗址为研究东京城布局提供了重要坐标,印证了开封城市中轴线(御街)千年未变的事实。州桥遗址是中国大河文明的有力见证,揭示了黄河与开封古城共生共存的关系。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目前主要分布于开封市区、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练,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

  安阳

  滑县

  大运河安阳滑县段形成的优越交通地理条件,带来了道口古镇经济文化的繁荣,明清时期,道口商贾云集,为豫北重镇。大运河滑县段现存的道口古镇风貌是运河产生、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见证。

  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

  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北起浚县新镇双鹅头村,南至滑县道口镇西部,呈西南—东北走向,宽约30—50米,是卫河(永济渠)目前保留的最为典型的一段运河故道,反映了其线路走向。

  安阳道口古镇

  道口古镇位于滑县的卫河之滨、鲧堤之上,保护区内保存着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滑县段河道、大王庙等名胜古迹,还有清代商贸街巷(顺河街等)和许多清代的商铺、住宅院落。

  濮阳

  濮阳是我省唯一同时拥有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遗产的地区。卫河濮阳段见证了中国漕运兴衰的发展历史,台前会通河古河道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濮阳元村镇

  元村镇,隶属于南乐县,是典型的运河古镇。据史料记载,元村镇形成于北魏时期,原为鲜卑族拓跋氏居住之处。北魏孝文帝改拓跋氏为汉姓元氏,故名濮阳元村。

  商丘

  永城

  大运河商丘段属于通济渠部分,唐宋时期一直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肩负着物资运输的重任。粮商、盐商、茶商、丝商聚集,商丘的商业繁荣纵贯唐宋两个朝代。

  夏邑大运河码头

  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位于商丘睢阳区,是隋唐至宋朝时期的古遗址。该遗址出土了大量隋唐以及北宋时期瓷器,发现了通济渠段保存最好的码头,遗存的大堤上甚至有依稀可辨的行人脚印。

  通济渠商丘南关段

  通济渠商丘南关段位于商丘古城南约2.5公里,是通济渠沿线重要的河道与水工遗存,展现了唐宋时期通济渠夯土驳岸的形制与工艺,以及通济渠巨大的河道规模,反映了河道历史的线路与走向。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发现了规模较大的河堤及河道遗存。三个时期叠压的大堤遗存反映了该河段在唐宋时期持续进行修筑与维护的情况。此发现印证了史书记载大运河大堤筑建时使用树桩加固的史实,是通济渠段作为宏大水利工程的考古证据。

  渔火绵延映中原

  厚重文化带

  ●“十四五”以来,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4亿元,支持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程、州桥-古汴河运河遗产区保护利用项目等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

  ●围绕国家和我省大运河相关规划,2023年推进实施一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

  ●目前,殷墟博物馆新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等已建成开馆。

  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是一所地方专业性运河主题博物馆,收藏有与大运河相关的文物近400件(套)。基本陈列有“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一粒米的漕运之旅”互动体验展等展览。馆内重要藏品包括汴河文化层、隋代石狮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古有京杭运河,今有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改变了我国北方供水格局,水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线。其中,中线在整个南水北调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使1亿人口受益。

  绿色生态带

  ●“十四五”以来,大运河生态保育带共造林1.66万亩,累计建设森林乡村“示范村”1098个,开封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

  ●沿线9市累计创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9个。

  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

  10年来,对天河路以东的运河河道进行了河道清淤、植被绿化、健康步道和人工漫道的铺设,运河沿线整体景观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依托河长制做好索须河水系治理管护工作,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和“三污一净”专项整治行动,大运河沿线景观面貌焕然一新。

  大运河(浚县段)

  浚县先后投入1.37亿元,谋划实施了浚县大运河古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及环境整治、运河城区段河道整治等一系列工程。当下,浚县正在谋划运河生态廊道建设等项目,大运河浚县段生态建设正向更高层次迈进。

  缤纷旅游带

  ●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牟县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正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推动运河沿线传统村落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打造了浚县正月古庙会等一系列品牌节庆节会。

  ●工业遗存再生改造,文化产业融合创新。依托道口古镇核心区内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滑县西纸厂进行加固再生改造,实施精准招商,引入音乐餐吧、机车咖啡俱乐部非遗展厅等业态,去年10月投入运营大运河迎宾馆,昔日破败的厂房成为集餐饮、住宿、会务、工业展示、旅游、文创、娱乐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文化空间。

  ●2023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会场活动在焦作成功举办。

  浚县庙会

  浚县庙会是浚县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庙会从正月初一持续到二月二(龙抬头)。浚县庙会已有1600余年历史,会期长,规模大,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大运河在河南的7处遗产点段

  洛阳含嘉仓遗址

  洛阳回洛仓遗址

  通济渠郑州段

  通济渠商丘南关段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

  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

  浚县黎阳仓遗址

  大运河申遗历程

  2006年12月

  大运河项目申遗工作拉开帷幕。

  2009年4月

  由国务院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大运河申遗上升到国家层面。

  2013年年初

  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首批申遗点段,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的31个遗产区。这次大运河申遗,包括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河南到江苏的隋唐大运河,以及杭州以东的浙东运河,总长3200公里,贯穿31座城市。

  2014年6月22日

  经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位于河南省境内的中国大运河遗产,共有通济渠、永济渠两个河段的7处遗产点段。

  制图/单莉伟

  插图/王伟宾

  文字整理/张体义 宋敏 赵一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