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让大运河文化绽放新时代璀璨光彩

2024年06月24日20:38

来源:荔枝新闻

  特约评论员/周军

  6月22日,在古老的运河之城——扬州,“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盛大启动。活动别出心裁,巧妙运用扬州弹词作为主线,围绕“通江达海”“工开万物”“水润华章”“护我安澜”等核心主题,通过情景交融的讲述、引人入胜的音画视频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表达,展现绵延的文化根脉、鲜活的生态绿脉、涌动的经济命脉。线上线下联动、大屏小屏共振,新时代“运河之歌”在网络空间长久回响。

  水脉长流、文脉常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多次在江苏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嘱咐要“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这条蜿蜒曲折的生态绿脉,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更是连接南北、贯穿古今的文化纽带、经济命脉。站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时空坐标系上,更觉运河分量之重。盛夏时节,媒体齐聚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用镜头捕捉运河之美,以细腻笔触注解运河文化之魂,这对于弘扬和传承大运河文化、推动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提升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条大运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悠悠流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让大运河文化绽放璀璨光彩,成为我们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大运河是水路,更是文路。摊开中国地图,触摸潺潺“水脉”,中国大运河不仅串起沿线8省份的“运河情”,更连缀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深蕴其中的中华文明繁荣与辉煌、中国人民勤劳与智慧,构成了运河文化尤其精彩的段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设置“江苏时刻”,发布了一批融媒体项目,公布了江苏段重要考古成果,在追寻水脉中讲好传承故事,挖掘文化价值,可谓恰逢其时,回应时代命题。读懂“何以中国”,仍需在时代背景下挖掘精神内核,升华文明价值,多维度展现沿线民俗风情、文学艺术、思想观念等,带着人们了解和认识运河文化,让大运河成为读懂“盛世中华”的重要篇章。

  谁能洞穿文化的本质,谁往往就能最先搭上发展的快车。大运河穿越之处,山水形胜、历史悠久、文脉深厚。如同运河奔流,文化只有“活”起来,才能真正被更多人所拥有、所喜爱。由江苏广电推出的《我和运河有个约会》探访纪实片,通过寻访一座城、约会一位非遗传承人、讲述一段生生不息的运河故事等方式,描绘文化强国的江苏长卷。6月22日,一曲《漂来的人间》MV在网络空间一夜走红,唯美如诗的画面,情深意切的歌词,悠扬动人的歌声,不仅是对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崇高礼赞,更是对千年运河文化深沉而热烈的呼唤。

  帧帧“吸睛”,句句共情,读懂“何以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进一步激活千年运河的流量密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活动将踏足扬州、淮安、宿迁、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座运河沿线城市,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探寻运河的古今脉络。弘扬经年流淌的大运河文化,当深度融入数字时代,运用好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以更生动、更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公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运河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富矿”,值得助其进一步“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举办文化节庆、展览、演出等活动,催生出丰富场景,诠释好“何以中国”的时代命题,让运河文化真正走进群众心中,浸润于一呼一吸,体现在一举一动,从内心深处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大运河记录着过去的痕迹,也指向未来的方向。从历史深入流淌而来,千年运河正在孕育着一座座现代化之城。我们不仅要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更要坚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着力讲好运河故事、打造文化标识、构筑精神高地。“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拉开精彩序幕,关注大运河,诠释大运河文化,迈出的每一步都无比坚实,都将为中华文明之花增添绚烂光彩。(周军)

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