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 《契文举例》被称为甲骨文研究“开山之作”

2024年06月26日07:3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孙诒让

《契文举例》书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

  从甲骨文发现起,百余年间,中国人从未停下对其释读的脚步。如今,人们已能从发现的总共近4500个单字中释读1500多字。

  首次尝试解读“甲骨天书”的人,是浙江温州瑞安人孙诒让。他著成的国内第一本系统性研究甲骨文专著《契文举例》,被世人称为甲骨文研究“开山之作”。

  随着时间推移,现代学术界对《契文举例》的评价越来越高。郭沫若曾特意前往其故居玉海楼,写下“甲骨文字之学,创始于孙仲容”的评价,认为孙诒让是甲骨文字学研究的开山鼻祖。

  两个月时间,他创下“筚路椎轮”之功

  提及甲骨文释读之路,“甲骨四堂”广为流传,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他们铺路的,是被称为“开山三公”的王懿荣、刘鹗以及本文主人公孙诒让。

  王懿荣的故事自不必说,他是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学者。在他壮烈殉国后,其收藏的甲骨大部分归了刘鹗。

  刘鹗从所藏5000多片甲骨文中,选拓了1058片,于190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著作《铁云藏龟》,让世界第一次见到了甲骨文的模样,并第一次向世人提出甲骨文“为殷人的刀笔文字”。

  《铁云藏龟》影印出版后不久,孙诒让就获得了此书。此时孙诒让已精研金石文字等古学40余年,在经学、诸子学、文字学、考据学、校勘学以及地方文献的整理等方面皆有成就。

  拿到《铁云藏龟》后,他如获至宝,以为这是研究商代文字的可靠资料。“顷始得此册,不意衰年睹兹奇迹,爱玩不已,辄穷两月之力校读之。”孙诒让在《契文举例》序中说。

  1904年初冬,孙诒让怀抱对甲骨文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小目标”,开始了闭关研究。

  由于《铁云藏龟》所印甲片不甚完整,文意断续,且无释文,加上其他可供参研的材料几乎没有,孙诒让破译“天书”之路,难度极大。于是孙诒让闭门谢客,命家人卸去楼阁木梯,足不下楼。经过两个月夜以继日的伏案耕墨,孙诒让把内容作了区分,并对大部分单字逐个辨析,著成第一本具有系统性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古文字学家王宇信在《中国甲骨学》一书中表示,孙诒让当时就认为“甲文多记卜事,一甲或数段,纵横反正,交错纠互无定例,盖卜官子弟时记识以备官成,本无雅辞奥义”,这是难能可贵的。

  《契文举例》共有十章,分别是月日、贞卜、卜事、鬼神、卜人、官事、方国、典礼、文字、杂例,开创了甲骨文分类研究的先例。王宇信认为,虽然今天看来,只要具有一定甲骨学知识,进行这样的分类并不困难,但在当时却属首创。

  郑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齐航福介绍,清末古文字学家已摆脱彝器款识学的藩篱,更明确地把古文字作为研究对象,并打破了以许慎《说文解字》为尊的局面,探索出考释古文字的新途径。孙怡让则更加注意“比较法”“偏旁分析法”等古文字考释方法,更是明确提出以金文、甲骨文与《说文解字》互相勘校。

  孙氏释读10个错了9个?真相来了

  然而,孙诒让的《契文举例》问世后,并未得到当时学界认可,王国维等认为其“谬误居十之八九”。

  原来,在《契文举例》撰成后不久,孙诒让便请人抄写了好几本,分别寄给刘鹗、端方、罗振玉等人各一本。然数年后,刘鹗客死新疆,端方被众兵杀死在军中,罗振玉在读完后认为“未能洞悉奥隐”,又说“未能阐发宏旨”,便不再提起。

  直到1916年,王国维在上海得到《契文举例》手稿,认为“此书虽谬误居十之八九,然筚路椎轮,不得不推此矣。”又说:“其书实不可取。上卷考殷人制度亦绝无条理,又多因所误释之字立说,遂觉全无是处。”1917年,罗振玉出资出版《契文举例》,但他又认为,“粗读一过,得者十一,而失者十九”。意思就是,孙诒让考释的甲骨文字,对的仅仅占十分之一。

  直到近年,为准确估量《契文举例》在甲骨学上的价值,清华大学黄德宽教授等人对《契文举例》所用《铁云藏龟》材料逐一检核,并参考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对《契文举例》考释文字情况进行逐条疏证校理,共分为正确类、正多误少类、正误兼半类、误多正少类、错误类、阙疑类、无法判断类等七个大类,并根据标准逐一考察。

  最终得出,孙诒让《契文举例》全书所举字形共有371个,所考释的单字有338个(除去阙疑类33字)。在已考释的338个单字中,正确的有117个,占34.6%;正多误少类占3%;正误兼半类占10.9%;误多正少类占4.4%;错误类占44.1%;无法判断类占2.7%。这就说明,罗、王二人对《契文举例》评价过低,有失公允,孙诒让作为第一位甲骨文研究者,他在甲骨文释读方面已取得很大成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甲骨学学科首席教授宋镇豪对记者表示,孙诒让是一位严谨的学者,虽然在今天看来他当年的释读可能不准确,但在当时可以说是十分的到位。

  “他开创了筚路蓝缕之功。”宋镇豪评价说,“与他同时期的很多学者都认为甲骨文是伪刻,但孙诒让当时就断定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并认定其与占卜有关,为后人研究指明了方向。”

  热衷于为广大网友科普甲骨文知识的“95后”博主李右溪去年曾拜访孙诒让故居玉海楼。李右溪告诉记者,玉海楼之行让她对孙诒让有了更深的了解。“孙诒让对古文字的敬畏和矢志不渝的探索,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