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建新 王延辉 王冰珂
澎湃数算力、激发新质力。在郑州,当数据要素与千行百业融合,会释放怎样的“乘数效应”?
6月28日,位于中原科技城的河南省脱颖实业有限公司,数以亿计的数据经过脱敏加工,存入中国(郑州)数据金库,加工为数据元件,变为数据资产进行交易。
这家企业是国内较早的网络货运平台之一,基于丰富的业务数据资源,与中电(郑州)数据产业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物流行业数据要素应用场景。
“通过对数据要素的驱动,企业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物流需求,优化物流网络,降低运营成本。”该公司董事长程舒秋说。
数据是第五大生产要素、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正成为各大城市打造新竞争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中原粮仓”的省会城市、空港型陆港型国家物流“双枢纽”、全国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郑州着眼未来,对照“数字中国”建设整体框架,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着力建设全国数据交易改革创新策源地和数据要素配置重要枢纽节点,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数仓、数纽、数港”,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
中原龙子湖智慧岛,中国电子(郑州)数据创新中心擎起河南数据要素“第一楼”,20多家全国数据要素型企业扎堆入驻,数据资源汇聚取得一定成效,为打造“中国数仓”打下基础。
“郑州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先行城市。”据中电(郑州)数据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丽华介绍,郑州市与中国电子“牵手”,建设了华中地区首个数据要素基础设施——数据金库,创新形成“数据元件”概念和具体操作办法,让数据在安全的基础上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场景。
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郑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数字经济这盘大棋上频频落子:建成5G基站5万余个、数据机架近10万台、数据中心38个;“上云上平台”企业累计超7万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6500亿元;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网间互联总带宽达到2720G,互联网网内、网间平均时延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3位;率先推进城市算力网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中原算力谷、图灵小镇等项目提速建设,夯实算力底座。
围绕“中国数纽”建设,郑州市稳步推进区域性数据流通交易,特别是在“三农”、交通、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推动数据产品提供商与有需求的企业协同开展场景建设。
点“数”成金。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的环形显示屏上,数据交易信息实时滚动显示。揭牌运行一年多来,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在全国首创了全省共建统一数据交易平台新模式,推出数据服务、数据报告、API接口、数据应用等多种类型数据产品1000余项,合作伙伴和注册用户超860余家,累计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
“中国数港”也在悄然成型。开出“首单”社会数据元件交易发票;完成首批公共数据供给;成立数据要素产业生态联盟和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完成多个金融数据元件设计和试生产、“无车承运”数据治理空间规划设计、“护加家”护士上门服务场景设计……数据要素越来越畅通、产业生态持续优化,郑州正加速成为数据要素高度集聚、高效配置、高速增值的数据产业发展新高地。
“下一步着重推动数仓扩容,把数据金库容量做大、内容做多、质量做优;推动数纽成势,赋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推动数港提标,加快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中心;优化数字生态,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郑州市相关负责人说。
活力迸发的“国际郑”“科技郑”,正乘“数”而上、加“数”奔跑、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