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养成记丨第一桶金孵化“造物酶”

2024年07月04日07:0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孔学姣

  初创企业出生自带光环,吸引资本与创新双向奔赴。

  2024年7月,坐落于郑州市高新区的河南中源裕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紧密筹备即将正式运营。这家绿色生物制造企业,依托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团队,科研力量雄厚。

  “公司于去年年底在郑州设立总部,由院士及其团队显名控股。这是郑裕国院士首次将公司设立在杭州以外的地区,未来产品生产也将优先利用河南生物制造产能,助力河南生物发酵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中源裕泽总经理曹华杰说。

  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对酶或菌株进行工程化改造,能够更高效、环保、经济地制造目标产品,覆盖食品、农业、医药、能源、材料等多领域,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属于未来的“天工开物”。

  曹华杰本人有着近30年的产业从业经历,“行业老兵”联手院士团队,有望让创新产品快速落地。谈及企业为何选择落地河南,他表示,除了河南传统发酵产业基础良好、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河南投资集团设立了合成生物产业专项基金——汇融格物基金,企业在创立之时就获得了数千万元的启动资金支持。

  正是利用这笔资金,中源裕泽完成了技术专利转让、研发平台和团队搭建,位于鹤壁淇县的生产线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预计年底可以实现产品量产。“酶”是生物制造的“芯片”,公司生产的酶制剂,有望实现国产替代,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保障我国淀粉糖产业发展自主可控;用发酵法生产的高附加值小品种氨基酸,在工艺上也属于国际领先,极具竞争优势。

  这个资本与创新双向奔赴的故事起源要追溯到2021年。“当时,我们已经接触到了郑裕国院士,也了解到院士团队的产业化意向,一直在寻找合作契机。”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投资一部负责人王岳说,“直到2022年4月,我们设立了全国第一支专注于合成生物产业投资的专项基金,总规模15亿元,也就是汇融格物基金,让合作顺利达成。”

  汇融格物基金的设立,带来了“创新资源在全国、孵化落地在河南”的生动实践。目前实现工业化量产的合成生物学企业数量极少,大多数仍处在概念验证及实验室小试阶段。“科学家创业拥有技术创新优势,但也面临工业化生产能力的欠缺,需要产业端人才及资源的协助。”王岳说,汇融格物基金坚持做“耐心资本”,为初创企业链接中试资源、协调产线落地园区、拓展下游应用渠道、推荐引进产业人才。

  面对中源裕泽早期成长需求,除了注入资金,汇融基金公司还依托河南投资集团的资源,从公司设立手续,到法务、财务、人力资源等多方面提供协助,并为其争取房租补贴、人才公寓等各类支持。

  “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投资人,而是坚持‘投后赋能’,对企业注资后再‘送一程’,汇融基金公司这种新的模式让我们得以在短时间内投入运营。”曹华杰说。

  站在中源裕泽办公室窗前远眺,视野格外开阔。整层楼内,实验室占了很大面积,创新成果将在这里落地、转化。公司前期主要基于酶制剂和氨基酸两个研发平台,生产高值食品营养品和医药化学品。长远来看,将立足发展多种大宗及高附加值产品的绿色生物制造。

  放眼全省,合成生物产业是“长坡厚雪”的赛道,与河南资源禀赋紧密相连。中源裕泽投入运营,将吸引合成生物领域其他科研机构及初创企业来豫发展,为省内传统生物发酵产能进行技术赋能,助力河南打造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记者手记

  千里马始于伯乐

  □孔学姣

  初创企业,往往要完成“实验室产品”到“工业化量产”的转化,很多环节都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资金需求也更大。

  这时候,就需要“有耐心”的资本来发掘企业的价值,填补早期阶段的融资空白,让更多“千里马”遇到属于自己的“伯乐”,从此在相应赛道上蹄疾步稳。耐心资本的存在降低了创业者的融资难度,让更多人才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来,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也会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关注,形成良性循环。

  骏马能够飞驰,离不开精心呵护。耐心资本坚持“投早”“投小”,习惯按照“长周期”来考虑投向。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提供资金,还应尽可能为初创企业提供管理、市场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与帮助,以贴心服务让企业感受到资本的“耐心”,实现资本与企业的共赢。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