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药业智能化车间。
中芯微(周口)IC芯片测试、烧录车间。
盛龙光电显示模组生产项目。
精泰(河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苗海波 东璧
2023年,周口市川汇区交出了一份不容小觑的经济发展成绩单。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全年生产总值增长4.3%,经济增速逐季攀升,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其中,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数实融合,已成为推动该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些数据背后蕴藏着成绩,也体现出趋势,不仅呈现出川汇区“新”意满满的经济运行新气象,而且彰显了该区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韧性。
对川汇区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川汇区作为周口中心城区的主城区,也是老城区,经济发展一直受到诸多限制。尤其是去年,全区更是面临着经济运行波动幅度较大、多重挑战叠加的压力,那么,川汇区是如何做到披荆斩棘,引领经济发展起高峰,为一域增光,也为全局添彩的呢?
传统产业“发新芽”
为高质量发展“留住青山”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
2023年以来,川汇区聚焦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传统产业,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能转换,全面提升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塑造全区产业竞争新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形成有川汇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日前,笔者在河南省四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方药业”)的生产车间看到,一瓶瓶药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匀速前行,经过配料、装盒、赋码等工序,将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四方药业数字化工厂项目在2023年被评为省级智能车间,企业与华为周口运营中心合作,引入MES系统、数采平台,进行系统集成,实现了设备互联、系统互通、生产过程透明化、设备运行可视化、质量管控数字化、仓储管理便捷化。
坐落于川汇区的四方药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全国最全的胶剂产品和先进的技术工艺,是“南阿胶”生产传统技艺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经过70余年发展,企业从单一的药胶生产领域,扩展到中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煎膏剂、口服液等生产领域。去年,该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了中药创新药中试基地,充分发挥专业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产能,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通过数智融合,我们的产量提高了16%、生产效率提高了30%、运营成本降低了10%,节能率提高15%。”四方药业董事长赵新年介绍。
和四方药业一样尝到智能化升级改造“甜头”的,还有河南秦明节能玻璃有限公司。该企业从2020年起逐步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产能较改造前提升200%以上。同时,增设了行业先进节能中空生产线,扩建了产品研发大楼,进一步加快了产品的研发进度,让产品更具市场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川汇区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6个,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家、智能车间3家、智能工厂1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大力推动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设立2000万元技改引导资金,按照设备投资额的10%进行奖补,促使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仅2023年,川汇区在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上的总投资达7.83亿元。9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有66家,开展研发项目123个,已完成研发投入2561万元,同比增长12%。
“以四方药业、秦明玻璃、长城门业等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企业通过实施数字化技改,打破数据孤岛,提升了管理效能和生产效率,使传统行业驶上了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川汇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艺峰介绍。
新兴产业“长成林”
为高质量发展“加油添彩”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过去一年,川汇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项目为抓手,围绕新兴产业谋篇布局,开辟新领域,用创新驱动的“含新量”充实产业链条的“含金量”,以创新之力加速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
为确保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能够一路“繁花似锦”,川汇区创新提质强支撑,聚焦主导产业,打造主业突出、配套协作、特色鲜明的细分产业,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加快形成龙头引领、梯队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2023年,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初具成效,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周口数字产业园成功获批“河南省大数据示范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创成省级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博士创新实践基地各1家。新认定省级“数字领航”企业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累计达39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40家,总数达80家。
其中,新型建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是川汇区经济建设的两颗耀眼新星。这两大主导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该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欧瑞德高端智能化门窗项目为例,该项目是川汇区的新型建材产业。目前,项目16条生产线已全部实现投产达效,其中引进3条全自动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年产量可达50万平方米,比传统全自动设备产能提高300%。项目年销售额可达2.8亿元。
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落地,填补了河南省高端门窗智能制造业的空白。如今,该项目正推动形成以周口为核心的门窗产业集散中心,带动周边企业共同发展,打通门窗全产业链。
近年来,川汇区聚焦做大新型建材产业,新引进兴顺新材料、广昊建材等5家企业已经初露峥嵘。预计年内新型建材企业可达到25家,年产值可达3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川汇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是稳增长、增后劲的关键支撑。盛龙光电显示模组生产项目是川汇区继亮显集团落地之后,新招引的又一行业翘楚,总投资约3亿元。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厂房二次装修已完成80%,项目满产后,预计年产量能达到2400万片,年产值可达3亿元。
该项目车间将深度融合ERP、MES等信息化系统,推动智能绿色制造。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智能门锁、车载显示器、数码电子产品等。项目投产后,将带动川汇区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加快形成梯队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工业富联产能持续提升,精泰电子、中导机器人实现投产,亮显集团4个全产业链项目组团入驻,新杰创背光贴片、粤力通显示总成等项目争相入群。全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2021年“从无到有”、2022年“成型起势”、2023年“聚链成群”三年跨越式发展。
未来产业“快扎根”
为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突出地方优势,布局未来产业,才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川汇区如何排兵布阵,才能开辟新赛道,实现经济发展“换道超车”呢?
川汇区在布局新赛道,培育未来产业发展上,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始终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为现代化川汇区建设蓄势赋能、积聚发展后劲。
中芯微(周口)半导体有限公司作为川汇区重点引入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23年7月成立,当年12月试投产,是全省唯一一家专业从事IC芯片测试、烧录、封装,晶圆测试、软件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中芯微(周口)布局智能终端芯片和新能源汽车芯片产业链,深耕国内和国际市场。该企业长期与多家全球知名芯片厂商、供应链平台公司和品牌集成商合作,全面布局IT、AI领域,在国内芯片测试与烧录行业中稳居前列。
“芯片是工业的引擎。价值1亿元的芯片至少可以带动10亿元的产值。”中芯微(周口)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波介绍,该企业车间现有三条全自动化产品线,月产能500万到600万颗芯片。满产情况下,预计销售额可达3亿元。
据了解,中芯微的入驻弥补了川汇区乃至周口市半导体行业的空白,为该区打造高端智能终端零部件产业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中芯微还将引进其上下游企业进驻产业基地,聚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力争在5年内将公司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芯片测试、烧录和制造企业,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赢得先机。
近年来,川汇区重点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充分发挥河南省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专业优势,重点布局网络科技、平台经济、软件研发与应用、互联网教育医疗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云平台、云中心、数字贸易等新业态。
同时,川汇区坚定不移地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赋予高新区更多的“高新”“创新”要素。整合“两园两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数字产业园,科创中心、工业邻里中心),打造10万㎡以上的“双创”中心,形成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产业社区。
“接下来,川汇区将持续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推动更多企业数实融合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川汇区将不断塑造新优势、开辟新领域、布局新赛道,让更多的新质生产力喷涌而出。”川汇区委书记刘德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