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基层具有“家门口”的独特优势,是慢性疾病防控的主阵地。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基层卫生建设和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受到高度重视。
目前,基层慢病管理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难点?中医药在基层慢病管理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同心通络 健康中国行”——2024年中原络病学术会议召开期间,就上述疑问,大河网专访了相关权威专家。
中医药助力基层慢病管理,让百姓认可
谈到基层慢病的管理现状,安阳市北关区解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席会省教授说,随着基层信息化的提升,基层的慢病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目前基层慢病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痛点问题,比如药品目录不统一、基层医院药品太少等问题。
自2019年我国先后从国家层面发布了多个文件,对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作出了宏观指导。医共体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迈出了重要一步。席会省教授介绍,医共体成立后基层医院有组织了,三甲医院的专家下沉到社区医院,定期培训基层医院的业务能力。
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基层医院医生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居民不用往大医院跑就能见到专家。同时医院大型的医疗设备、检查都能互通互助,基层的患者到大医院检查也可走绿色通道,所有检查结果在各大医院之间也能实现互听互通互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中医药在基层慢病管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能个性化治疗,为基层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席会省教授表示,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教授系统构建络病理论,并研制了系列通络药物。“定期召开的络病相关学术会议,可以让基层医生了解络病理论及通络药物治疗,同时也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通络药物的有效性。基层医疗机构对于这类药物的疗效还是比较认可的。”
中西医结合提升基层糖尿病慢病管理水平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多发疾病,已逐渐成为全民关注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郑州市中原区郑州热电医院刘歌教授介绍,目前我国三成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就医。然而,基层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均较低,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
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共病的问题,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刘歌教授表示,中成药往往可以与很多药物联合使用,这样就避免了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另外,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中医药通过开展循证医学研究拿到了科学的证据,今后的发展将大有空间。”
津力达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系列临床研究显示津力达在平稳控糖、调节血脂、改善症状、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多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2024年6月3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在线发表了“津力达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的糖尿病预防效果——FOCUS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津力达可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41%。
刘歌教授表示,该研究立足于糖尿病的早预防,其降低糖耐量异常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41%的数据是非常可观的,是中国医药界在糖尿病防治方面里程碑式的研究。
“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已从以降低血糖为中心,转变为以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为中心。循证医学证据是推动这一治疗观念变迁的推动力。”刘歌教授指出,津力达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拿到现代科学结论,这顺应了中医药传承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其疗效不断经过科学验证,也为中医中药在未来发挥更多优势价值起到了推动作用。(祝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