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手大AI③丨为什么要抢抓人工智能支撑要素与关键平台建设?

2024年07月11日10:59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在2023年底的一次省委常委会会议上,由省委书记楼阳生点题,把“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这一课题交付省政协研究。省政协将其作为今年“一号协商议题”,聚各方之智全力推进。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邀请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题研究课题组成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听他们讲述相关领域研究情况。

大河网讯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演进已经进入一个更具颠覆性和质变性影响的新阶段,未来人工智能支撑要素和关键平台的构成及组合协作与优化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期我们对话“人工智能支撑要素和关键平台”专题研究课题组,邀请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徐清璞,省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明亮,省政协委员、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听他们分享研究情况及意见建议。

问: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课题组研究的基本情况?

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徐清璞:课题二组承担人工智能支撑要素和关键平台专题研究任务。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积极协同省教育厅、郑州大学相关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专班推进研究工作。先后组织两次推进会、10余次研讨会,搜集资料200多万字,赴省内外高校、科研、企业等20多家单位实地调研,开展针对性书面调研,反复论证、数易其稿,形成了河南省人工智能支撑要素和关键平台专题研究报告。

问:课题研究报告有哪些亮点?提出了哪些建议?

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徐清璞:报告系统梳理国内及我省相关领域发展现状、阶段性成效与瓶颈短板,建议通过建设全国首个省域科教算力网、数据智能标注产业与标准体系、人工智能世界一流学科、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等创新举措,打造若干人工智能要素与平台“单项冠军”,在高价值数据智能标注与加工、行业大模型应用服务等领域争创全球产业高地。

问:为什么要抢抓人工智能支撑要素与关键平台建设?河南的发力点在哪里?

省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明亮:人工智能的支撑要素决定了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后劲和高度,当前人工智能的支撑要素已由传统经典的算力、数据、算法开始扩展为人才、场景、政策、领域支持等。我认为河南的发力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规模优势,要把河南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人工智能人才规模的优势。通过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扩大高职高专、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招生规模,河南有望成为全国最大规模应用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人才支撑。二是数据优势,河南经济体量大,是全国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也是信息消费大省,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具有后发优势。河南作为具有人口规模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的省份,可以大力发展数据标注产业,特别是高价值注入行业和领域知识的数据产品的加工产业,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通过“东数豫标”“豫数西算”有益补充,发挥河南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应用场景优势,河南产业门类齐全,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市场规模。立足河南传统产业优势,通过“人工智能+传统产业”赋能,有望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实现大规模落地。

问:作为省政协委员,参与课题研究有什么收获,如何更好将研究成果转化落地?

省政协委员,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省政协把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题研究作为省政协“一号协商议题”高站位部署、高质量推进,以前瞻眼光助力河南在人工智能未来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抢占制高点,为省委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跃迁之道,要在创新。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大幅提升了媒体内容生产效能,给传媒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河南广播电视台紧盯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前瞻布局,于2021年就开始策划、构建大象元AI平台,不断深耕虚拟现实、数字资产及AI创作等新兴领域,努力开创文化事业新局面。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人工智能将重塑制播流程,为内容生产传播带来革命性变化,为整个传媒生态系统带来深远影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语境下,“人工智能+”行动已成为媒体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迫切需要超越媒体角色局限,跳出技术主义迷思,以一种融合发展、协同共进的姿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数智主战场,为发展传媒新质生产力活血脉、壮筋骨、强底气,更好实现中国声音的全球表达和主流舆论的有效传播。(田凯中 刘杨 李彤)

相关推荐

 · “协”手大AI①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河南这样谋划!

 · “协”手大AI②丨如何把好人工智能重点发展方向?

编辑:谭敏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