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2日)15时44分
我们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进入大暑后
我们正处在一年中的"中伏"阶段
全国各地气温飙升
可谓是夏日中的"高温高峰"
小编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热搜话题:#用一句话形容你那里的天气有多热#
小编看到,在网友们诙谐并略带夸张的回复中,透露出大暑节气的“炙热”:
“出门5分钟 流汗两小时”
“我与烤肉之间就差一撮孜然了”
“那感觉就像太阳与我肩并肩”
“我不是胖,只是热的膨胀”
“我的这条命是空调给的”
“都别说啦,冰箱里信号不好”
......
你知道吗?
我们的祖先将大暑分为三候
一候 腐草为萤
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卵化而出,故古人认为萤火虫由腐草变化而成。
二候 土润溽暑
土壤浸润,空气湿热。气温高,湿度大,整个天候都无比闷热。
三候 大雨时行
这一时期常有雷雨降临,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简单来说,在这个时期,腐烂的草变成了闪光的萤火虫,地面变得湿润,大雨不时地倾盆而下,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凉爽。
大暑习俗
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今年的中伏从7月25日开始至8月13日结束,共计20天。
此时,雨水较多,日晒、暑热、水湿互结,养生应尤其注意防暑、祛湿、防寒。
这么热的天气,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出现“情绪中暑”。
河南高温“桑拿天”在线
7月下旬前期
副高将进一步北抬至
华北南部至黄淮北部一带
受其外围暖湿气流和西风带低槽
共同影响
21至24日我省西部、北部
多阵雨、雷阵雨天气
雨带北抬,高温也会向北扩展
预计今起至24日
河南省多地高温回归
暑热昼夜不停
闷热全天候在线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醒:
大暑时节,高温会影响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出现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反应迟钝、无精打采等“情绪中暑”症状。建议从清热解暑、清心养心、健脾除湿等方面,结合运动和饮食调养,也要预防“情绪中暑”。
喝伏茶
顾名思义,就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伏茶大多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茶水,“解内热,缓肝火”,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晒伏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二者充分融合后食用。伏姜中含有丰富的姜辣素,能祛湿驱寒,温暖保健。
调整心情,中医养生
可以这么做
↓↓↓
清热解暑
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现内热现象,表现为口渴、多汗、心烦等症状。
中医建议,饮用菊花茶、薄荷茶等具有清热功效的饮品,它们不仅能降温解暑,还能舒缓紧张情绪。此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也是夏季清热解暑的佳品。
清心养心
高温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情绪波动。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安则神定。
中医建议,可以通过静坐冥想、练习太极或气功等方式来调整呼吸,平静心情。还可以食用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的莲子心、百合等中药材,有效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因炎热引起的烦躁不安。
健脾除湿
大暑时节,湿气较重,容易影响脾胃功能,导致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
中医建议,湿气过重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健脾除湿是提振食欲的关键。常用的健脾除湿药材有薏苡仁、芡实、山药等。大暑时节,推荐食用山药薏米芡实粥。
适度运动
虽然大暑时节天气炎热,但适当的运动仍然必要。中医讲究“动则生阳”,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舒缓压力和调节情绪。
大暑时节应避免在烈日下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间段进行散步、慢跑等轻度运动。
饮食调养
饮食方面,应遵循“清淡为主,营养均衡”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苦瓜等,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有效补充因出汗过多而流失的营养成分。
中医建议,适当摄入一些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生津功效的药膳,如银耳莲子羹、百合绿豆汤等,以滋补身心,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预防“情绪中暑”同样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此外,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也是预防情绪波动的重要措施。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这个季节充满了阳光和热情。
在这个节气里,
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同时,
学会调解在这个季节中保持健康和活力。
让我们一起珍惜,
今年最后的夏日时光!
整理编辑:王晓颖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