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在改革一线 学全会精神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本报记者 陈学桦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范坤鹏
7月24日上午,在中国银行洛阳自贸区支行业务办理窗口,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孟繁杰在柜台填写好多单出口玻璃钢化炉业务单证后,几分钟就顺利办完了相关业务。
“这种办事效率在以前真的不敢想象!”孟繁杰说,“我们企业出口玻璃钢化炉收汇笔数较多,有时一天需要办理多笔跨境收款。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前,需要逐笔审核业务单证,耗时耗力。现在办理业务,只要符合可凭交易指令办理的标准,无需逐笔审核单证,真正实现了‘秒申请、分钟办’,我们的外贸业务越做越好了。”
事业发展出题目,深化改革做文章。作为全国银行外汇展业改革首批试点城市,在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和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的积极协调下,洛阳市针对企业批量办理外汇资金收付、结售汇等业务需求,辅导试点银行跨部门多维度采集海关、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涉企数据,将外汇业务管理从聚焦事中审查拓展至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有效提升了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洛阳高新区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五区叠加”区域之一,始终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洛阳片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开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制度创新,以可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彰显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区迄今形成的227项具有洛阳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其背后是聚焦重点产业方向性需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研究—复制—创新—推广”的“链动式”制度创新机制,努力清除制约产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积极实践。
随着“‘四链融合’促进洛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14项制度创新成果实现全国首创,20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一个个高水平开放“洛阳样本”加速落地,为洛阳锚定风口、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澎湃动能。
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聚焦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活力,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以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检验标准,以营商环境评价整改为主要抓手,补短板、强弱项,让办事流程“瘦”下来、办事效率“跑”起来,不断为经营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