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连起我们的心

2024年08月01日08: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7月18日—24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在杭州和北京举行,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和中国10个金砖国家的72位青年诗人齐聚一堂,参访名胜古迹,切磋诗艺,畅聊文化感悟。

  本版推出专题报道,讲述中外诗人在中国结下的友谊故事。

  同写“献给我们的诗”

  本报记者张鹏禹

  7月19日晚,杭州国家版本馆主书房内,10位诗人代表将象征取自各国母亲河的“友谊之水”注入舞台中央的玉琮容器,共同浇灌容器中的“小树”。水流从中央向四周蔓延,舞台两侧的“友谊之树”被点亮,“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正式启动。

  风景名胜中感受文化魅力

  水墨江南,文韵悠长。“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开幕式文艺演出环节,诗乐表演《汲露》将诗朗诵与青瓷瓯乐相结合,为观众带来独特审美体验;杂技节目《江南》如同一幅唯美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展现江南水乡浪漫;越剧《卜算子·咏梅》、昆曲《牡丹亭·寻梦·懒画眉》唱腔清丽,用戏曲吟唱的方式诠释中国古典诗词,令观众大饱眼福。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与会诗人的诗歌文本及照片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星星点点汇聚起来,形成一面色彩斑斓的照片墙,拉开了此次中华文化体验之旅的序幕。

  在杭州西湖,诗人们乘船游览小瀛洲,感受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交融。在白苏二公祠,诗人们走近中国历史,与古代文豪隔空“对话”,感受延传至今的人文精神。在西泠印社,阿联酋诗人哈桑·纳贾尔将刚刻好的“吉”字章钤印在纸上,在旁边用阿拉伯语精心写下一句话“努力,运气会伴随着你”。“亲身体验中国篆刻艺术,我觉得很奇妙。我要把这个印章带回家,它是我此次活动的珍贵纪念。”哈桑说。来自俄罗斯的青年诗人伊万·阿列克谢耶夫,中文名叫易宁,目前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他自愿当起了志愿者,向同行的俄罗斯诗人翻译着西湖景区的介绍牌。巴西诗人罗德里戈·维安纳则难掩心中激动之情,“我的不少诗歌与自然有关,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杭州体现得尤为明显,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会把这几天的体验用诗歌表达出来。”

  “浙东唐诗之路”是唐代诗人往来频繁,对唐诗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古道,在此诞生了留存至今的1500多首唐诗。在浙江文学馆,诗人们了解到谢灵运、白居易、李白、苏轼等著名诗人的创作成就以及在浙江留下的传世名篇。巴西诗人西达·佩德罗萨找到了自己熟悉的中国古代诗人,“白居易,我知道他!”一旁,南非诗人沃纳尼·比拉正在认真听着讲解,他表示,“中国古诗结构短小而紧凑,却又是那么精妙和复杂”。

  中国诗歌的魅力与汉字这一独特载体密不可分,印度诗人尼基莱什·米什拉说:“这次中国之行,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是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入口处拍摄的。画面中,博物馆墙上镌刻着‘越山向海’四个汉字,意为‘翻山越岭,向着大海’,我被深深震撼,仅仅四个汉字竟能蕴含如此深邃的诗意。”

  同写一首诗结下珍贵友谊

  “在我的窗前鸟儿歌唱/肩膀的运动引导飞翔/她开始寻找一个方向/龙吟在耳边依旧回响//每个人都在棋盘上改变位置/被词汇的魔力吸引/我寻找诗人未曾写过的语词……”这首名为《这首诗献给我们》的诗,由此次参会的72位青年诗人每人撰写一句合作创作完成,成为本届诗会的一大亮点。“同写一首诗”象征着不同语言、不同背景的青年诗人,以诗歌为纽带,共同书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灵魂深处的探索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7月20日,“同写一首诗”暨诗人手稿捐赠仪式在浙江文学馆举行。作为中外青年诗人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现场,中国诗人代表吕周杭、金砖其他成员国诗人代表安德烈·切尔卡索夫共同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文学馆捐赠诗歌手稿。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艾伟宣读了“同写一首诗”邀约信,向世界各地青年诗人发出邀请,以“天涯若比邻”为主题,鼓励青年诗人们同写一首诗,共筑一个梦。

  活动中,中外诗人充分交流,相互学习,留下一段段友谊佳话——

  “河流在葡萄牙语里也是一个动词/它意味着微笑流进了嘴里/该怎么形容你/古老的朋友/碧绿如玉/我是尼罗之子/今天却沉浸于富春之上……”富春江游船上,来自巴西、埃塞俄比亚、伊朗、中国等国的诗人一同谱写了诗篇《在中国富春江上》。诗人们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因诗歌而紧密相连。

  在浙江海宁徐志摩旧居,诗人们了解中国诗人徐志摩与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上世纪20年代的交往,前辈诗人的友谊故事令在场青年诗人动容。“在这几天的交流中,俄罗斯诗人维亚切斯拉夫·格拉济林谈到《道德经》,印度诗人尼基莱什·米什拉和南非诗人盖蕾娅·弗雷德里克斯都提到了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第一次来中国,但诗歌搭建起彼此沟通的桥梁,也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中国青年诗人李啸洋说。

  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一位正在纸上画运河的画家吸引了阿联酋诗人阿迈勒·萨赫拉维的注意,她停下参观的脚步。一番交流后,阿迈勒得知眼前的这位画家吴理人是杭州本地人,他笔下的运河有风景,更有深情,这打动了她。阿迈勒拿起笔,画下了象征京杭大运河南端终点的拱宸桥。吴理人见状同时画下了自己心中的拱宸桥,并与阿迈勒互赠画作。两幅同题画作中的拱宸桥,成为外国诗人与中国民众友谊的象征。

  探访中国人文历史的过程中,诗人们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感受运河文化,在钱塘江边硖石灯彩展览上领略非遗魅力,到良渚博物院探访千年悠久文明。与之相伴的怎能少得了诗歌?尽管语言不同,诗人们热情洋溢的诗朗诵在河畔江边、会堂内外,甚至下榻的酒店里时时响起,美妙的语言传递着节奏的韵律、起伏的情感、共同的心声。“外国诗人在朗诵中表现出的那种享受的状态,令我深受感染,让我想到诗歌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在从旧体诗到新诗的演变过程中,似乎弱化了音乐性。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在新诗写作和诵读中放大汉语的韵律之美。”中国诗人年微漾说。

  诗艺切磋中获得思想启迪

  诗歌是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窗口。“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期间举办的学术对话、诗歌座谈会等活动给各国青年诗人提供了切磋诗艺、观点碰撞、文明互鉴的舞台。

  诗歌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诗歌的创新路径在何方?诗歌与本土语言的关系是什么?7月20日下午,来自金砖十国的20位诗人相聚一堂,围绕“永恒即新,写诗就是创新”“本土和个体之声”等话题展开交流对话。5位女诗人率先登场,她们认为,诗歌连接着人类共通的体验和情感,对人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诗人叶芙根尼娅·乌里扬金娜将诗歌比作“对未知的一跃”,是连接不同时空点的“虫洞”。于她而言,诗歌的创新不在实验,也不在寻找新的表达方式,而在于能否通过诗歌引导读者到达新的地方,带来变化和惊喜。“诗歌仿佛在修补着各个地方,修补着人们的心灵。它伸出爱与和平的手指,与我们交织在一起,拉住我们的手,好让安宁充满我们的生活。”阿联酋诗人谢哈·穆泰里说。

  创新让诗歌永葆青春。如何锤炼诗艺,求新求变,是各国诗人关心的话题。埃及诗人谢里夫·沙菲伊认为,数字化时代,诗人能够摆脱传统出版的局限,直接与读者接触,实现作品的快速传播。数字化时代的诗歌创作应深入挖掘数字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探索诗歌与数字技术的内在联系。伊朗诗人卡齐姆·瓦埃兹扎德特别强调“发现”一词,他认为感性世界中的“发现”需要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诗人要创造和讨论所发现的世界,以丰富和扩展他们的作品。南非诗人沃纳尼·比拉关注母语写作,认为母语是凸显文化身份的关键,能够实现与民众情感的直接交流。坚持母语写作是对语言多样性的尊重,可以在全球文学舞台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埃塞俄比亚诗人塞费·泰曼谈到诗歌起源于口头的传统,认为其口语起源和音乐性赋予了它独特的力量和生命。诗歌作为表演艺术,其中声音、节奏和身体语言共同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义。他还介绍了“砸诗”这一现代诗歌表演形式,它通过限时比赛和现场评分,展现了诗歌在当代社会中的活力和吸引力。“尽管时代在变化,诗歌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沙特阿拉伯诗人哈特姆·谢赫里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短短一周时间,给中外诗人留下深刻记忆。7月24日上午,“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诗人们以诗歌为名,相互分享了此行的惊喜与收获。大家表示,诗歌跨越地域和语言,跨越种族和文化,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沟通交流的桥梁,国际青春诗会搭建了青年之间增进理解、凝聚共识的平台,希望未来有更多深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的活动,更好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在故宫,共话中华文化之美

  本报记者黄敬惟

  夏日午后,金瓦红墙的故宫迎来了金砖十国的多位诗人。这里是“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活动的最后一站。

  “故宫居然有这么大,远远超乎我的想象。”“这些建筑太美了。”穿过宏伟的午门,沿着中轴线一路向北,迈上古老的汉白玉台阶,来到宽阔的太和殿广场……中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气势雄浑的精美建筑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诗人深感震撼。认真听着志愿者的讲解,他们漫步前行,了解着故宫的历史沿革和建筑特色,直观体验中华文化。

  “这是一次美妙的旅程,那些引人注目的建筑令人惊叹,你们的文化很美。”巴西诗人蒂亚戈·莫赖斯说。在沙特阿拉伯诗人苏尔坦·戴特看来,故宫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冲击,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在凝聚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故宫,各国诗人说着带有不同口音的英语、中文,热烈地交流着。短短2小时参观时间让他们流连忘返,故宫的建筑和文物藏品令他们沉醉。从一座座宫殿,到“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等展览,诗人们在古老的红墙下和精美的文物前驻足,品味其中的匠心与智慧。

  南非诗人伊诺克·施申格表示,这次中国之行让他对中国有了更完整的体验。“中国对自己的文化遗产抱有热情。”伊诺克说,“我喜欢中国对语言、历史文化和技术的态度,这正是我喜欢中国的原因。”

  伊诺克觉得,这趟旅程的每个地方都是如此美丽,他相信自己的朋友来了中国也一定会爱上这里。在他看来,中国既有悠久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也在现代科技上不断追求进步,让文化与技术“齐头并进”。“这一点值得借鉴。”伊诺克说。

  印度诗人帕尔瓦西·萨利尔在中国之旅中发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共同点。她以在杭州游览西湖时所了解到的“白蛇传”传说为例,向记者分享了印度文化中一则由蛇化为女性的传说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关于文学象征的思考。“思考对比不同文化间的异同非常有趣,同时我还想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诗歌的旋律和中国文化在现代英语诗歌中的影响等内容。”帕尔瓦西兴致盎然地说。

  对巴西诗人朱莉娅·汉森来说,来中国前,她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了解不多。经过这次旅途,参观了多个地标性名胜古迹后,她逐步建立起对中国多元立体的认识。在故宫,朱莉娅感受最深的是,“这里就像一本打开的历史教科书,它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民族是如何历经时间的考验,不断成长,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会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带回巴西,让巴西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朱莉娅说。

  “把在中国的收获和感悟带回家”是不少诗人共同的心声。在故宫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后,诗人们纷纷表示,故宫之行的经历不仅会成为自己未来创作中的宝贵素材,也将成为与更多人分享的重要话题。

  跨越山海,心灵相通。尽管诗人们的这次中国行时间不长,但文明对话和交流的脚步并未停止,大家互留联系方式,相约线上交流。

  旧友新朋携手并肩,深情厚谊历久弥新,诗歌正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增添新的注脚。

  在长城,诗歌朗诵热情似火

  本报记者徐嘉伟

  7月末的北京,骄阳和降雨轮番登场,带来潮湿闷热的体感。然而,这样的天气并没有阻挡金砖国家青年诗人登长城的脚步,他们健步攀登,或用相机记录长城的逶迤,或与“好汉碑”热情合影,或凭栏吟诗以抒胸臆……

  在结束杭州行程后,诗人们7月22日转场北京,次日来到北京市怀柔区的慕田峪长城,参加“望长城内外”诗歌交流活动。

  “你们见过在森林里鸟儿的歌唱吗?当黄昏降临时,鸟儿开始鸣唱……”巴西诗人西达·佩德罗萨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来到长城,在前往长城的大巴车上,她哼起了桑巴小曲,表达着对长城的期待和憧憬。

  而当诗人们真正登临长城,站在饱经沧桑的城砖之上时,无一不被长城的壮阔气势所震撼。

  同样来自巴西的诗人路易莎·罗芒在“好汉碑”前即兴朗诵了一首葡语诗歌,极具张力的朗诵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长城比书中描述的更加宏伟。”埃塞俄比亚诗人费本·方乔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长城的近景远景,并用中文发出感叹:“不到长城非好汉”。

  阿联酋诗人谢哈·穆泰里谈到,在古代,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现在它成了世界各地人们参观旅游的胜地,成为沟通和友谊的桥梁。

  “我很喜欢中国古代诗人李白、杜甫,虽然他们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我们脚下的长城,但当我站在长城上,远眺河山,我突然隐约感到与他们有了些许时空交集。”南非诗人曼加利索·布扎尼表示,登长城让他大开眼界,回到南非后,他会细细回味在长城上的感受,并用诗歌的语言描绘长城的壮美。

  当天下午,在长城脚下,意犹未尽的诗人们纷纷登台朗诵自己的原创诗歌作品,尽情挥洒着那份源自诗歌的豪情。

  来自俄罗斯、印度、南非、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的诗人用母语朗诵了诗歌,埃塞俄比亚诗人塞费·泰曼还放下话筒,手舞足蹈地“表演”了自己的作品。中国诗人也通过朗诵自己的作品,与外国诗人们切磋交流,展示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

  “感谢此次活动让众多诗人朋友有机会来到古老的长城,朗诵他们用不同语言创作的诗歌。诗人有责任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今天的活动正是这一责任的体现。”印度诗人普里特威拉杰·陶尔是一位马拉蒂语主持人和作家,他表示,自己对各国诗人的作品印象深刻,希望能够获得大家的许可,将这些诗歌翻译成马拉蒂语,回国后出版一本包含各国诗人作品的马拉蒂语合集。

  “海水声和音乐连接着所有的我们/直至我记起这是最初的声音。”诗会尾声,中国诗人余退朗诵了自己为巴西诗人西达即兴创作的诗歌,西达则回应以热情的拥抱。现场气氛在诗歌的互相奔赴中达到高潮。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