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暑假不仅悠长,更是广大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探索广阔世界、实现自我价值的好时机,如何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河南多所高校把课堂搬进大山里、革命圣地中、水利遗址上……一起来感受学子们的别样风采。
大河网讯 “以前从未去过延安,一直想实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日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原怡婷在谈及延安时,眼里闪着光。
无惧炎炎烈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原农耕文明宣讲团成员,在暑期走进延安的大街小巷,奔赴枣园、南泥湾等红色景点,除了体会延安精神的深厚底蕴,还以一把把扇子为载体,将中原农耕文明“播撒”到革命圣地。
是文化扇,亦是交流扇
从王家坪革命旧址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从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到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从梁家河到南泥湾再到宝塔山下,宣讲团亲身体验了革命圣地的厚重历史,更深刻领悟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真听、真看、真感受,才能真正领悟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后所蕴含的‘小我’与‘大我’的哲理,才能真正明白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原怡婷在实践中收获颇丰。
身处孕育着灿烂农耕文明的中原大地,原怡婷一直以此为傲。实践过程中,原怡婷和团队成员向延安老百姓介绍中原二里头遗址等农耕文化,成功实现了家乡文化的输出。
更具巧思的是,宣讲团还将二十四节气、二里头遗址、裴李岗遗址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原农耕文明元素印在一把把轻便的扇子上,扇子另一面则印有多种语言的“你好”,既展示出了外语的鲜明特色,又让抽象的中原文化瞬间立体起来。
一把小小的扇子,还在潜移默化中连接了中国和古巴两国人民的情谊。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进行宣讲时,宣讲团队恰巧碰见了一群古巴游客。原怡婷便与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古巴小伙伴们开启了双语交流。
“我们介绍了中原农耕文化的特色、起源,并赠予了扇子,他们也谈及所了解到的中原农耕知识。”让原怡婷倍感开心的是,古巴小伙伴告诉她,他们非常喜欢中国。
革命圣地与革命英雄“惺惺相惜”
在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张文眼中,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有两件事情让他印象深刻。
“在前往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时,有一小段坡度较陡的水泥路,两位阿姨在费力推一位坐轮椅的老爷爷下坡。”张文说,见状他连忙跑过去接过轮椅。“我力气大,可以扶得动。”张文说完,旁边的其他游客纷纷竖起大拇指。
去往延安的第三天,中原农耕文明宣讲团来到了宝塔山下进行农耕文化宣讲。天气正热,山下的公园里围坐着许多当地居民。团队成员一边分发宣传扇、一边讲解中原农耕文化,现场群众十分热情。
此时,一位胸前挂满荣誉勋章的老人吸引了张文的注意。“退伍纪念”“参战老兵”……一块块闪着金光的奖章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经过交谈,张文了解到,老人是一名退伍军人。
在革命圣地遇见了革命英雄,何尝不是一段奇妙的缘分?“得知老爷爷的身份后,我肃然起敬。专程赶赴延安,足见他对这片土地的赤诚与热爱。”张文感慨道。
信仰的力量补足精神之“钙”
4天的红色之旅,对于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农耕文明宣讲团队来说,是一次深入的户外实践,也是对心灵的深度洗礼。
张文告诉记者,此行参观,最大的感受是,新时代更要坚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与实践的学生杜梦瑶说,“延安的窑洞简朴、不起眼,却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港湾。难以想象的艰苦奋斗,换来了来之不易的胜利,这巨大的反差激荡着我们这群新世纪的青年人,要将延安精神世代相传。”
作为带队老师之一,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冯超一路上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组织策划、后勤保障、宣传总结,孩子们没有喊过苦与累”。
带着宣讲与学习的双重目的,冯超认为此次实践活动对于所有参与的师生来说都是锻炼和提升,“通过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通过专业的实践,大家对于未来的目标更加明确,也更加坚定了奋发努力的信念”。
红色薪火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也必将激励他们弦歌不辍、步履不停。
“未来,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农耕文明宣讲团仍会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走出学校,面向不同群体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不断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原农耕文明故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农大外语人的青春力量。”冯超表示。(刘高雅/文 张舒婷/海报 实习生 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