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交出提神振气“期中答卷”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

2024年08月15日08:2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张华春 摄

临颍中大恒源研发中心。焦海洋 摄

漯河聚力打造5000亿级现代化食品名城。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宗宽 本报通讯员 王涛 黄伟伟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居全省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居全省第6位……前不久召开的2024年漯河市上半年工作汇报会透露,继连续3年经济增速稳居全省前两位之后,今年上半年,漯河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阵,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全面领先、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交出了一份提神振气的“期中答卷”。

  一项项亮眼数据,标注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今年以来,漯河市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统筹稳增长、转方式、惠民生、防风险,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夯实产业、创新、文化三大“基座”,跑出跨越式发展“加速度”。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在刚刚闭幕的漯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上,市委书记秦保强动员全市上下高举改革开放旗帜,进一步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加力推进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新篇章。

  以创新为引领,为高质量发展增势提质赋能

  翻阅上半年成绩单,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构成漯河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一项项具体指标、一个个关键数据,在不同维度上见证了新动能、新产业的加速成长,映射出漯河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

  创新引领成效持续扩大——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34.1%,高于省高质量目标22.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居全省第5位;全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漯河占5家、居全省第1位,3A级以上物流企业30家、居全省第2位。

  开发区主引擎作用持续增强——上半年,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全市开发区高质量综合评价走在全省前列,8个开发区中4个位于各档次前列,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实打实的成绩单背后,是漯河以创新之力为高质量发展增势提质赋能的结果。今年以来,漯河市党政代表团到上海、杭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多次召开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会、座谈会、推进会,多层次、多场次发布中原食品实验室科研成果,精准聚焦营养健康、食药同源、未来食品三大主攻方向发展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龙头,新成立的氟硅新材料研究院、贾湖文化研究会、安迈康微生物研究院、际华皮革皮鞋研究院,赋能现代食品、新材料、文旅等产业向“新”向“高”发展。

  开展创新生态评价。提高科技创新在领导班子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强化创新对“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等重点工作的引领,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17.5%、投资增长112.4%。

  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今年3月份投产的食品公司迅速成为网红。“我们新推出的手做老面小笼包,在抖音全网销量第一,新研发的淘气米糕等产品在盒马鲜生等平台上热销。”漯河隆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钰瀛介绍。

  业态创新让年轻公司成为网络“新贵”的同时,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漯河坚持项目为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食品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新理念谋划项目。推动双汇做强肉品、做精美食,布局中华菜肴新项目,探索“中央厨房+集中配餐+体验店+电商”团餐经营模式。推动中大恒源和优德集团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协同创新,抢占绿色营养健康食品制高点。以正大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为主体,链接智慧种养、鸡肉蛋品精深加工等板块,把更多的正大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和新业态引入漯河。接续谋划实施118个创新引领型重大项目,已开工102个,完成投资417亿元。

  以新技术升级项目。运用中国科学院卿凤翎院士氯碱领域的尖端技术,推动金大地公司转型发展新材料,投资300亿元的金海氟硅新材料项目已经开工。中原食品实验室帮助益恒源公司利用生物合成技术,“塔格糖+”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受到青睐。推动中科新材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全生物降解技术,通过添加可降解物质、实施改性工艺实现塑料制品可降解。该项目年产20万吨,产品涵盖农用地膜、快递物流包装袋等多个领域。

  以新业态催生项目。探索“无人机+”低空消费新业态,推动无人机演艺向无人机智能制造、智慧应用领域延伸,与特斯联科技集团合作建设人工智能数字制造产业园。推动利通液压公司拓展超高压流体技术在食品灭菌、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制造”向“制造+服务”延伸。探索数据驱动、流量变现商业模式,隆谷食品公司创新形成“互联网+食品制造”新的商业模式,投产以来日销量近万单,年营业额可达20亿元。

  以人才为支撑,建设全国食品“两个高地”

  在中国食品名城漯河,这里有滋养人才、成就人才的生态。近年来,漯河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核心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常规大力度加快建设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让创新之才发展有舞台、创业有保障、创新有收益。

  集聚创新要素,量身打造政策聚人才。全面落实“六可选”服务保障政策,创新推出进一步加快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35条举措,实施“柔性引科学家、刚性引团队”和“政录企用”模式。围绕中原食品实验室“产学研用”加速融合,高层次人才等创新要素快速集聚,与世界500强路易达孚集团、双汇发展、正大集团和芬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漯河)合作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激励成果转化,该市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制定《漯河市科技成果转化容错免责工作指引》,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金标准,推出激励导向的分配政策,支持科学家边创新边创业。中原食品实验室成果转化如雨后春笋,以王兴国教授特医食品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成果成功落地孵化园,功能性益生菌“快乐酸奶”、护肝固体饮料等30余款新品引爆市场,多粮多曲多发酵工艺酿造的“中原壹号酒”即将投放市场。

  发展科创金融,为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建立5亿元的科创基金,推出“科技贷”“创业贷”“创新贷”“成果贷”等金融服务工具,让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

  8月9日,漯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漯河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的若干举措》,提出了9个方面37条改革措施,为指导现代化漯河深化改革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发展方向更明晰。坚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在传承弘扬贾湖文化、许慎文化、商埠文化、食品文化中增强自信自强底气,以创新赋能食品工业、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四篇文章”,推动产业、创新、文化“三大基座”更富时代性、更具黏合度、更有竞争力。

  发展态势更强劲。更加注重投资、消费、出口、物流“四个拉动”协同发力,聚人气、聚活动、聚品牌、聚业态、聚服务,发展城市经济。围绕创新和开放创造增长点,不断壮大“六个增长点”,深度拓展“十大增长领域”,谋划和培育具有战略意义的增长点,塑造优势,保持加速度,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发展支撑更有力。统筹外部招引与内部生成,“硬投资”与“软建设”叠加,抓大牵新不放小,推动更多“老树发新芽”“新苗成大树”。“三个五百亿”项目着力增高度、增内涵、增支撑、增后劲,在创新引领、优势再造上树标杆;民生项目着力提升功能,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文旅项目着力创意集成、促进消费、支撑发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提升城市能级、更好融合资源。坚持以正确政绩观引领项目,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推进,做到“干一个成一个”。

  发展后劲更充足。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推动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防范化解风险。以改革助力系统推进清理“五高”工作,实现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一举多效。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

  改革风正劲,创新潮更涌。漯河市市长黄钫表示,全市上下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锚定“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的目标,围绕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奋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确保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