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我从中学时代开始喜欢看戏,特别是昆曲,后来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北京的生活给了我两个惊喜,一是有了更多机会进剧场看戏,二是可以参加学校以雅昆曲社的活动,深入研习昆曲艺术。
本科阶段,我初步接触昆曲曲唱和演出理论,那时候进剧场看戏,我和很多戏迷一样,追求“老戏”,非常关注演员的唱念、演出的形式够不够“正统”,是否能符合我心中传统昆曲的审美规范。当时,各大专业院团都进行了不少新编戏的尝试,运用不同的理念,展现出不同的效果,我跟很多戏迷一样并不理解。
后来,我继续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将研究方向选定为元明清戏曲,特别是对明代戏曲文献进行了全方位的阅读和研究。我关注的问题并不局限于文学文本范畴,中国古代戏曲的演出方式、传播方式都是我研究的重点。在阅读明代文献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古代戏曲的演出和传播方式都十分灵活,没有我从前预想和理解中的那么多条条框框,明代剧坛是在不断地争鸣、变动和创新中焕发生机、走向繁荣。
观众和演员的关系是当代戏剧学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当代戏剧舞台上,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镜框式剧场上一板一眼地呈现,也不再受到“第四堵墙”的束缚,“沉浸式戏剧”概念就此产生。在沉浸式戏剧中,观众和演员不再是刻板地观看和表演,而是体验和互动。而当我们回望中国戏剧史,不难发现,这种沉浸式并非是西方舶来品,沉浸式体验本就根植于中国戏曲的基因之中。在明代的文字史料和图像中,昆曲舞台可以是亭台轩榭,也可以是在厅堂围坐中铺着的一块地毯。观众与演员之间如此切近,观众的反馈对演员演出有着重大的影响。明代是昆曲产生、发展、盛极一时的朝代,昆曲就是在这样自由随意,同时也富含“沉浸式”体验的环境中生长而成的。
剧场是人们相遇的空间,我们所期待的相遇自然是沉浸而非疏离的,昆曲剧场也同样如此。我们现在讨论沉浸式昆曲,很多人会谈论它的“新”,事实上,它同样也是“旧”,既是我们向目前既定的昆曲演出形式注入跨媒介性和新舞台技术的戏剧实践,也是从理念上面向中国传统剧场氛围、追求中国传统戏剧精神的可贵尝试。
(项目统筹:本报记者郝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