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展现了古时鹤壁的繁华。现如今,鹤壁立足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9月27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鹤壁专场新闻发布会,鹤壁市委书记赵宏宇介绍了鹤壁市在加快转型发展、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践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效。
从哪儿转?
传统产业发力,加快迭代升级
赵宏宇称,鹤壁近年来充分发挥功能性新材料、电子电器、镁基新材料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优势,加大新技术嫁接应用,促进了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变。
在功能性新材料方面,鹤壁市重点做强做大聚氨酯、聚甲醛、聚乳酸“三聚”产业链,聚氨酯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体育等行业。赵宏宇说:“大家平时穿的带有弹性的衣服、鞋子的鞋底,还有汽车、飞机外面刷的高端油漆和里面的仪表盘、座椅等很多零部件都是用聚氨酯材料做成的。” 目前鹤壁美瑞聚氨酯项目一期已经建成,特种异氰酸酯等6种产品产能世界最大;聚甲醛是一种工程塑料,享有“超钢”“赛钢”等美誉,鹤壁龙宇公司聚甲醛单套装置生产能力全国最大。特种尼龙小镇尼龙66安全气囊丝等4个产品为全国单项冠军。赵宏宇表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空直升机悬挂的党旗、国旗材料就是鹤壁生产的。
赵宏宇称,鹤壁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电器、光电子、智能终端产业链,天海汽车线束和电子插接件引领国家标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海能达是全球第二大专用通信产品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卫星移动手持终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航盛电子车载视听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可以说,全国每3辆汽车中就有1辆使用了航盛的产品。”赵宏宇说。
镁是目前轻量化效果最显著的节能金属材料及绿色储能材料之一。鹤壁镁年综合加工能力30万吨、全国最大,高强韧镁合金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
会上,记者了解到,去年鹤壁与中铝集团达成合作,目前镁基新材料工业试验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年产30万—50万吨全镁产业链项目,加快在汽车、航空航天、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为建设材料强国贡献鹤壁力量。
往哪儿转?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鹤壁在商业航天、生物制造、半导体及工业软件等新赛道上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迅速发展。
鹤壁聚焦“星、箭、网、端、用”产业链核心环节持续发力。赵宏宇说:“天章卫星智造基地建成投产,现在天上飞的中原1号和鹤壁1号、2号、3号卫星都是去年发射的,这4颗卫星形成了全球首个车轮式雷达遥感卫星星座。”
记者获悉,到2027年,鹤壁计划制造发射114颗遥感卫星组成“女娲星座”,届时卫片拍摄频率可由现在的3—4天缩短至5分钟,成为全天候开展耕地保护、森林防火、防汛救灾、环境保护的“千里眼”。此外,火箭智造基地、航天测运控枢纽港等项目积极推进,鹤壁正发力打造中国商业航天及卫星基地。
围绕生物大健康、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医药,鹤壁加快推动产业向终端产品延伸。赵宏宇称,河南生物产业集团新拓洋公司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异VC钠生产研发基地,飞天生物公司实现了医药级结晶果糖产业化,100万吨玉米生物转化功能糖及原料药项目都已经开工建设。
发力半导体及工业软件产业。据悉,目前龙芯中科鹤壁制造基地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全国产装备的芯片测试封装产线,具备年封装3000万片工控芯片的生产能力。
怎么转?
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项目支撑
科技创新是鹤壁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鹤壁重点抓好“一室、两城”建设:“一室”即淇河实验室,“两城”即科创新城和中试城。淇河实验室被纳入省实验室序列,镁基新材料方向正在按照国家级实验室标准打造;科创新城已入驻75家高新技术企业、19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中试城已初具规模,建成省级中试基地4家、市级13家,近三年成功转化中试项目471个。赵宏宇介绍,其中全省最大的合成生物中试基地去年建成后,已完成中科院天工所等科研机构的22个中试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鹤壁催化剂深化实施“一转带三化”专项行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连续三年全省第二,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省仅地入选。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鹤壁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抓招商、上项目。赵宏宇说:“在7次‘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综合评价中,鹤壁6次在第一方阵、2次全省第一,在库‘四上’单位较2020年增长54.8%。”
此外,转型发展中,鹤壁营商环境评价企业满意度连续四年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位居“2024浙商十大最佳投资目的地”榜单之首。(何心悦 王靖 赵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