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讲解员马丁: 把石窟故事讲给世界听

2024年10月04日08:0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陈学桦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雅

  “这尊佛像已经开始向南朝‘秀骨清像’的画风转化,这种艺术风格上的变化,是孝文帝改制、推行汉化政策,吸收借鉴东晋南朝和中原文化的结果……”9月28日,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的讲解员马丁正在为游客们介绍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

  今年38岁的马丁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窟龛、造像、碑刻、石阶,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这些场景贯穿他14年的职业生涯,几乎每一天,他都要穿梭于石窟造像之间,讲述龙门故事。

  “龙门石窟不仅仅是石刻艺术的宝库,更是中华各民族千百年来交流融合的缩影。”这是马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深入挖掘石窟背后所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的历史,他踏上了漫长的学习之旅。从洛阳周边的14处石窟群到甘肃敦煌研究院、再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每一次的探访与交流,都让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0余年光阴,马丁几乎将龙门石窟的每一个角落都“摸”得滚瓜烂熟。2345个石窟、近11万尊造像、2800多块题记碑刻,这些在他心中不仅仅是一个个数字,还是其背后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历史洪流,也是各民族文化碰撞融合的生动写照。

  每次讲解,马丁都将石窟造像中人物的服饰变化、表情神态,乃至每一块碑刻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惊叹于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生。在他看来,龙门石窟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连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情感的纽带。

  “每一尊佛像、每一条题记,都是中华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交流融合、相互学习的印记。”马丁表示,他会将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用讲述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

编辑:路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