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现场 受访者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桂芳
一度金秋,谷物丰收。近日,牧原股份在多地举办丰收节系列活动,作为农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牧原期望通过自身对于绿色、可持续的探索和当地农户们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农民戴上了大红花
在安阳滑县,9月25日,70岁的农民刘百栓站在了第二届“滑县牧原丰收节”的舞台上,他胸前的大红花和手持的奖牌映衬在刚刚收割玉米后的农田里,天蓝云淡,土地肥沃,那红色的舞台和胸前的红花,分外耀眼。
台下都是他的老熟人,十里八村的乡邻都来了,大家一起享受丰收的快乐。
舞台临牧原在当地的养殖场而设,因为这附近的土地与这个养殖场有着多年的缘分。在这里,牧原集团通过推广水肥还田助力农民减投增收,让一个个“刘百栓”感受到了生态农业的魅力。
牧原的水肥还田,是在当地以“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循环”为原则,通过推广“水肥还田”,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即通过管道将场区猪舍里的猪粪、猪尿抽取至环保区收集池,搅拌后进行固液分离,固体产物用于制作有机肥,液体部分再经过厌氧发酵形成沼气和水肥,沼气用作饲料厂的燃料,水肥通过管网还田,帮助农民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还能助力农田改良和粮食增收,也就是“一个养殖场就是一座肥料厂”。
刘百栓告诉记者,加上承包自己一年耕种十六七亩地,今年秋季作物几乎都种植了玉米。农民的心愿最朴素,就是期望一年来风调雨顺,庄稼能够敦敦实实地生长、成熟、收割。今年,他使用牧原水肥给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上了三次肥,这让他在今年的“穗王争霸赛”中能够一举夺魁——三个玉米棒剥下来的玉米总克重达到了1190克。
“争霸赛”成绩一公布,刘百栓高兴得一路小跑去开三蹦子,他要把这次争霸赛的奖品——一台全自动洗衣机送回家。
“种了一辈子地了,还是第一次戴红花上台。”刘百栓说,种地这么多年从没有想过还有这么高兴的一天。
争做拥抱科技的农人
在山东聊城的莘县观城镇“庆丰收迎国庆”牧原丰收节上,当地的村民李自军,是“穗王争霸赛”的冠军,刚从田地收购出来的两个玉米棒在没有脱粒的情况下总重量达到近1800克。
李自军自己都不敢相信,因为他是随意拿了两个玉米棒来参赛的。
给刚刚收割的玉米举行一场比赛,李自军刚开始听到有这么个赛事时感到很稀奇,就在一堆玉米里拣两个觉得大小过得自己眼的,就送给了比赛称量人员。
李自军总共种植了16亩地,“上水肥的和未上水肥的玉米棵苗,颜色都不一样”。
种植了那么多年田地的经验告诉他,水肥还田能让自己有个好收成,也让养殖、种地、土壤之间有更好的生态平衡。
当地村民李庆休和他一样,成了水肥还田的资深信赖者。李庆休是种地的时候感到化肥在不断涨价,当时牧原养殖场的工作人员正在给田间地头铺设水肥还田所用的管道,李庆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先浇了6亩麦子,村民们都围观起来,几天后这6亩麦子的叶子很快有了成效,见此情形,整个村里的麦苗都在施肥时用了水肥。
自此以后,李庆休就自发成了水肥还田的推广达人。
田间地头穿“小红衣”的年轻人
牧原有一个职业:农艺师,是田间地头那些穿“小红衣”的牧原人。
农艺师尹杰告诉记者,在帮助农田施用水肥之前,他们的团队要对农田土壤成分进行检测,再根据送检样本的结果,确定要给这片土地所用的水肥肥力含量。
当前,牧原在全国的养殖场,和尹杰一样的农艺师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
河南科技学院毕业的罗勇帅累计开展农技服务500余场,培养新型农户3000余人,服务10万余亩,推进化肥减投工作,降低农户种植成本,全年减投增收400元/亩,他还自主探索并打通菊花、金银花、核桃、葱等作物还田技术路径。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的刘瑞江助力累计水肥还田260万方,累计开展农技服务60余场,培养新型农户600余人,服务1万余亩,推进化肥减投工作,降低农户种植成本,全年减投增收400元/亩。
一个个身穿“小红衣”的年轻人,走在田间地头,走进乡村,受到村民们信赖。
莘县孟秋寺村村支书李发亮说,当田地需要施肥就和牧原的人说一声,后边的事儿村民几乎不用管,他们很快就开始帮助施水肥了。当看到他们在田间地头忙碌,就像是看到自个村子哪家的孩子归来,很是感动。
助农减投增收的好帮手
在河南滑县,牧原支农管网辐射9万亩,覆盖128个村庄,通过水肥精准还田,深入开展农技服务,累计开展农技服务290次,培训农民8700人次,2023年助农减投增收达1800万元。
在吉林,种养循环让颗粒无收的盐碱地,变成了亩产800斤以上的水稻田。
在内蒙古,养殖场周边连绵不绝的荒漠,通过牧原水肥的滋养,已经变成了绿洲。
在江苏,灌溉水质差、盐碱化的土地通过水肥还田方案,实现亩产提高100~300斤,亩均减投化肥15~20斤,亩均效益从300多元提高到700多元。
在广西,一片片甘蔗林,通过牧原水肥的作用,甘蔗不仅产量更多,也更加甘甜。
在山东聊城莘县,莘县牧原正与当地村委协力推进剩余土地支农管网的铺设,争取全村早日使用上牧原水肥。
这是正在焕发新生的田野,是一个个丰收里拥抱未来的乡村。未来的农业,正在书写属于农业强国的中国式现代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