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路向东蜿蜒的黄河水孕育文明、滋养土地。然而,黄河有水,但又缺水,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当前黄河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标任务。
身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的河南,应该如何精打细算一份“节水账本”?10月9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伟用一组数字,介绍河南如何拧紧黄河“水龙头”。
年均开发利用率约为25%
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黄河流域及供水区地表水水资源年均开发利用率约为25%;万元GDP用水量为22.3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了25.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27,较2019年增加了2.1%。
“这是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沿岸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的表现。”郭伟称。
7个方面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引领,深入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生活节水降损,不断拓展非常规水利用领域和规模。”郭伟从如下七个方面介绍河南如何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其一,在城市。郑州、开封、焦作、三门峡、安阳、信阳6市成功入选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重点城市,促进再生水利用率不断提升。
其二,在县域。河南省累计建成134个达标县域,达标数量居全国前列。
其三,在高校。累计建成节水型高校86所,建成率55%,超额完成40%的年度目标任务。
其四,在企业。累计遴选33个省级水效领跑者企业、2个园区,推荐创建12个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3个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
其五,在项目。持续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河南省累计实施24个合同节水项目。
其六,在扶持。加强节水产业扶持,发放“节水贷”5.6亿元,新增合同节水管理项目34个,完成水权交易2.66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其七,在改革。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已完成工程受益农村人口1200万人
黄河水润泽着耕地,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表现在供水能力明显提升。
“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实现通水,小浪底南岸、北岸灌区试通水,前坪水库灌区工程、故县水库灌区工程、昭平台水库扩容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将有效改善沿黄区域农田灌溉用水条件。”郭伟介绍道,目前,河南全省94个县市推进农村供水“四化”,累计完成投资255亿元,建成水厂64处,已完工程受益农村人口1200万人。
建成10条(段)省级幸福黄河
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推动了河湖水生态持续复苏。
据介绍,河南省水土流失面积由2019年的2.1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23年的1.98万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自将黄河支流伊洛河、沁河纳入河南省水资源调度名录,54条重点河道生态流量(水量)高标准保障,淇河等7条母亲河实现164公里断流河段全部恢复有水状态,达到全线过流目标。伊洛河高分通过水利部验收,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示范河湖;此外河南省还建成了10条(段)省级幸福黄河、62条(段)市县级幸福黄河,长度近1000公里,新增达标堤防286公里、河湖岸带植被240万平方米。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做活每一篇“水文章”,河南才能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节约集约发展之路。(董蕾 范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