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今年9月29日至30日,在河南省政协指导下,漯河市政协联合平顶山市政协、周口市政协,召开“加强沙颍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议,共商推动沙颍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共话沙颍河沿岸地市协同联动发展的“新蓝图”。
淮河经济带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推动沙颍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融入淮河经济带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沙颍河作为淮河最大的支流,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游物多样性保护作用,犹如一条璀璨的绿丝带,将平顶山、漯河、周口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沙颍河区域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淮河中下游千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安全,加强沙颍河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创建省级美丽河湖、助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沙颍河沿岸地市始终把沙颍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影响全局的大事来抓,持续擦亮“水”“绿”底色,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沙颍河生态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平顶山市成功入选水利部公布、河南省唯一的“全国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实验区”,成为国家批准的7个生态水系建设城市;沙颍河平顶山市鲁山县段获得“河南省2023年度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称号,全长31公里的沙颍河昭平湖至白龟湖河段被纳入“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范围,河美湖秀岸绿的优美沙颍河上游风光缤纷呈现。漯河市着眼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水城,统筹推进“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智慧”建设,实施了沙澧河一期、二期接续保护开发建设,建成了4A级沙澧河风景区,河湖互通、连线成网的全域生态水系逐步实现,沙澧河城区段被评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十里灯廊、百里灯河”扮靓两河四岸,举办河南省首例元宇宙灯光秀和“秋韵沙澧 今朝漯河”秋灯会,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周口市按照“一湖定核心、三川达江海、七河通全域”,实施中心城区一带四林百园、七条水系综合治理和沙颍河城区段改造等项目,建设森林城市、森林通道、森林社区、森林乡村、森林田园五大森林工程,打造市域五大主要河流和引江济淮、引黄调蓄湖等八大生态区,全力建设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的秀美三川。
近年来,虽然三市在水生态联防联控、交通互联互通、文旅互融互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沙颍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如联防联控机制尚未形成、生态流量难以保证、水量调度缺乏统筹、绿色产业经济发展较为迟缓、航运基础较为薄弱等。
与会者建议:
(一)加快形成科学一体规划布局。积极推动省直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沙颍河专业规划体系。结合沙颍河生态特点,统筹区域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防洪治理等,通盘考虑防洪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三市将树立大水系理念,以沙颍河水系建设、水系贯通、水资源调节利用、水环境保护为主要抓手,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开展河道水系环境治理、城市水系水网构架、农田水利系统建设等,建成高标准生态水系。推动在平顶山、漯河、周口城区布局城市水系,形成贯通南北、畅通东西的绿色沙颍河城市水系;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将河湖湿地修复连通工程、滨水生态修复工程、智慧水系管理系统等作为系统治理重点工程实施;顺应地理地势,把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与沙颍河系统治理规划建设进行无缝衔接,留足二期三期生态建设战略空间和未来上游航运发展空间,巩固“四水同治”成果,提高城区排涝能力。
(二)尽快实现水资源科学分配统一调度。积极推动省直有关部门综合考虑农业灌溉、航运和生态流量,健全完善上下游生态水量调度管理机制,科学制定调度计划,加强非汛期联合调度,满足中下游城市生态流量下泄需求,最大程度发挥沙颍河防汛抗旱、农业灌溉和航运综合效益。稳步推进“漯河—周口”95公里半地上悬河治理,维持主河槽稳定、航道畅通和行洪通道畅通。加强生态流量监测分析,完善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对生态基流匮乏区域,开展水系连通、增设尾水湿地、实施中水补水,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确保河流生态基流及枯水期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各领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在农业节水方面,加大农田节水配套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城镇节水方面,全面推行节水型生活用具,提高用水节水效率;在工业用水方面,严格实施沙颍河用水总量控制,大力推进工业水循环利用,切实提高沙颍河流域内热电厂等用水大户的中水回用率,逐步“还水于河”。
(三)推动实现生态监管区域协同共治。积极推动省直部门持续强化对沙颍河区域的统一监督管理,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联防联动,健全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协同保护机制。加快建设全流域智慧监管、大智慧控制水生态系统的现代化生态水系,实现沙颍河省域指挥系统全覆盖。强化沙颍河流域智慧环保监测预警,实时监测沙颍河水生态体系的重点污染源和重要水质断面。加强水质水量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水灾害防御指挥决策和水工程运行管理调度智慧信息化支持系统。深入实施老旧排水道更新改造,制定各地市问题排水管网改造计划清单,加强城市黑臭水体长效管理,排查沙颍河沿线近郊及农村污水排放去向,确保污水不入沙颍河。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健全上下游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做好研判预警、互通信息、协同处置等工作,确保在遭遇洪水、污染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
(四)努力打造“三港”联动的水港试点。抢抓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布局水港试点机遇,加强平顶山港、漯河港、周口港“三港联动”,共同打造全省水港试点。积极推动省发改、交通运输部门加快编制区域内河航运总体规划,科学定位港口产业布局,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稳步实施航道“四升三”工程,加快推进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项目建设,尽早启动漯河港、平顶山港提质扩容项目和临港铁路专用线建设,协调解决平顶山港开港碍航因素,抓紧实施唐河航道向北与沙颍河连通项目,加速实现长江中游与淮河上游航道互联互通,最大程度发挥内河航运优势。积极推动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发挥协调牵总作用,省、市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健全通航调水机制,研究解决通航用水成本偏高、调水程序复杂等影响通航的瓶颈问题,切实保障全线通航用水需求。充分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拓展临港产业,打造“平漯周”临港产业集群;积极推动水运与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港口接卸设施建设,打造水水中转作业区;推动三港联运,建设绿色生态航道,推动航运功能设施与沿线景观协调发展。
(五)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生态旅游线路。实施沙颍河产业生态化战略,在划定的生态红线内发展生态产业、建设文旅项目,构建与沙颍河水质、环境相适应的绿色产业体系。积极推动省水利厅、交通运输厅加强对沙颍河堤顶道路建设的指导,在漯河至周口堤顶道路连通基础上,谋划平顶山至漯河段堤顶道路连通工程,在沿河两岸统一规划亲水平台和沿河步道,统一建设游船码头,开辟水上旅游航线,进一步提升三市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建设现代有机农业、有机蔬菜示范圈,建成一批高科技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充分挖掘沙颍河沿岸特色文化的历史韵味和时代价值,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科学布局沿岸文旅、体育、农业观光项目,加大对墨子文化、观音文化、温泉文化、叶公文化、贾湖文化、许慎文化、商埠文化、逍遥名镇、叶氏庄园等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全力打造“生态+美食+文化”的绿色生态旅游风光带,形成沙颍河上中下游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
(六)建立共治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把强化区域协同作为着力点,推动形成定期会商、水系建设统筹等工作机制,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划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探索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省级牵总、多地参与的部门、地市间横向协作机制,坚持市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的原则,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联防联动,加强地市之间和省直部门之间协商沟通,统筹推进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努力推动沙颍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全力打造“河畅、水清、路通、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推进沙颍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绝非一时一日之功,也不能仅凭一市一地之力,需要上下游密切配合、三市共同发力,才能让沙颍河两岸长绿、永葆生机。三市政协商定,将以开展此次联动协商为契机,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发挥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群策群力、建言资政,持续围绕沙颍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努力为沿沙颍河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智慧力量,推动沙颍河流域加速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三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从更高层面引领各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沙颍河永葆生机活力,真正成为美丽河、幸福河。(梁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