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九九重阳节,一起看火星。此火星,非彼火星,而是“七月流火”中的大火星。重阳节后,观赏大火星的窗口期也所剩无几了。再过一段时间,大火星就将落到地平线以下了。
大火星,是古人的授时星座,可以区分节令、指导农时。在有关大火星的传说和诗文中有不少的河南因素,重阳节当天,大河网记者为大家进行一一盘点。
大火星在天蝎座中的位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系丨大火星与重阳节渊源颇深
重阳节的由来,可追溯至上古时期:一个是丰收祭天,古人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酬谢天帝、祖先的恩德。还有一种说法,是祭祀大火。这里的大火,不是自然之火,而是大火星。
大火星亮度很高,是古代的时令星,是古人用以确定生产与季节生活的一个时间坐标。
上古时期,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附近的行星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其中,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著名的苍龙七宿。
心宿二,是心宿中的一颗恒星,古人又将其称为大火星。季秋时节,大火星退隐,意味着漫长冬季的到来。《国风·豳风·七月》记载的“七月流火”,说的便是大火星。
根据晋杜预等前人的研究,黄昏时大火星初出于东方,为夏历三月。黄昏时大火星位于南天正中,在大暑之前,约为夏历五月。黄昏时大火星偏西而下,就是在夏历七月。
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天文馆馆长李德范说,由于存在岁差,3000年前“七月流火”发生在夏历七月,如今“七月流火”这一天文现象,则出现在九月初,前后相差了一个多月。
大火星,又被称为大辰星。何休注《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大火谓心,伐谓参、伐也。大火与伐,天所以示民时早晚,天下所取正,故谓之大辰,辰,时也。”
辰,用来记时也。古人观察大火星和参星的出没,以确定农时。所以,大火星被称作古人的授时星座。
传说丨商丘有着大火星的传说
大火星,与商朝也有关系。
大火星又被称为商星,与河南有着不小的缘分。
商星传说,与商丘有关。而这个传说,是由春秋时期一个郑州名人所说的。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了郑国名相子产的一个故事:晋平公有病,郑伯派子产去晋国聘问,同时探视晋公的病情。晋国大臣叔向咨询子产——国君的病,卜人说的是“实沈、台骀在作怪”,想请教这是什么神灵。
子产就说了一个传说。从前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每天都用武器互相攻打。帝尧认为不好,将阏伯迁到了商丘,用大火星来定时节,将实沈迁到了大夏,用参星来定时节。
大火星在东,商朝人沿袭下来,渐渐成为商星。参星在西,唐国人沿袭下来,服侍夏朝、商朝,到了周朝,周成王灭了唐国,就封给了太叔,所以参星也成了晋国的星宿。
高适曾长期在商丘居住。在《宋中十首》的第十首中,高适便评点了这一典故。“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本该和睦相处的兄弟,却如仇人见面一般,让人唏嘘不已。
诗文丨人生不相见,就像参与商
商星与参星,也有浪漫的一面。
两个星辰,位于黄道的东西两端。每当商星从东方升起,参星便在西方隐没;商星在西方隐没,参星便从东方升起。两者不同时出现在天空,所以古人常用来形容哀怨别离。
三国时期曹植《与吴季重书》有言:“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相见的时光,就像太阳一样飞快地流逝;别后的境况,仿佛参与商那样永远地分隔两地。
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本该把酒言欢的亲友,却像参和商一样分处于两地,长期不能相逢。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无外如是。
元稹有“形影同初合,参商喻此离”(《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参商半夜起,琴瑟一声离”(《代九九》),取的也是这个意思。
观测丨本年度最后窗口期所剩有限
在黄昏时候,天将黑时,大家望向西南方低空,就能找到大火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举了一个例子,北京地区,重阳节当天日落后,大火星地平高度约为15度,可观测时间约1个小时。越往北,观测的时间越短。到11月初,我国很多地方将完全看不到大火星。
重阳节后,大火星也将逐渐西斜,落到地平线以下。换句话说,我们也迎来了本年度大火星的最后观赏窗口期。
河南摄日者天文台台长李稳说,再过一段时间,在黄昏之后的西南方近地面的天域,大火星将看不见了,近段时间是我们本年度观赏大火星的最后窗口期。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在西方天文学中,大火星是天蝎座的主星,名为天蝎座α。在天蝎座中,它也是最亮的星,代表着“蝎子的心脏”。
之所以亮度很高,是因为它是一颗红超巨星,半径约为太阳半径的几百倍。它与一个蓝色主序星组成了一个双星系统,周围还有一个反射星云,通常反射星云多呈蓝色。不过,由于大火星红光较为强烈,周围的星云呈现了少有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