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6万年一遇!肉眼可见!就在今天傍晚,西边天空!
秋天的天空,变得热闹起来。10月12日,也就是今天,C/2023 A3(Tsuchinshan-ATLAS)将达到最接近地球的位置。太阳落山之后,它将出现在西边低空的室女座内。由于亮度较高,该彗星和西方低空的大火星将相映生辉。
未来几天,天气条件好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在西方低空看到它的身影。赶紧抓住这仅有的几天观测窗口期吧,错过要等6万年。
观测丨彗星出现在黄昏西方天空
与6万年一遇的时间相比,C/2023 A3(Tsuchinshan-ATLAS)发现的历史较短。
这颗彗星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于2023年1月9日首次发现,后由南非ATLAS计划在2月22日报告确认存在彗星特征。通过美国帕洛玛ZTF望远镜观测资料的回溯检测,最终确认为一颗已经开始活动的彗星。
2023年3月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发布了这颗新彗星的确认公告。根据彗星命名系统,该彗星获得了两个天文台的名称,并被正式命名为C/2023 A3(Tsuchinshan-ATLAS)。
手捧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天文摄影师蚂蚱摄于库布齐
河南摄日者天文台台长李稳说,这颗彗星在一个近抛物线的椭圆轨道上运动,轨道周期为61751年。它有一条长长的漂亮的黄色彗尾,已经被众多天文爱好者拍摄到。
10月12日,这颗彗星将达到最接近地球的位置。在傍晚太阳落山之后,它将会出现在西方低空的室女座内。在此后的一个月,它将依次穿过巨蛇座和蛇夫座。
“12日之后到15日,它的高度也将逐步变得越来越高,更有利于观测。”李稳说,12日傍晚,该彗星位于正西方低空。理论上,在环境好、能见度高的地方,大家可以肉眼轻松看到。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它的亮度也在逐渐降低,变得越来越暗。预计到10月下旬,将不再适合肉眼观测,但天文爱好者可以通过天文摄影对它进行拍摄。
来源丨来自太阳系外围的“脏雪球”
流星雨能给人带来一场浪漫的视觉盛宴,而万年等一回的彗星映入眼帘,亦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和风景。
那么,彗星来自哪里?去向何方?是由什么构成的?这颗彗星的名字为何这样长?
根据介绍,彗星(Comet)是指进入太阳系内部,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亮度和形状随之变成云雾状的天体。由于彗星状如扫帚,又被叫做扫帚星或扫把星。
彗星。河南摄日者天文台提供(下同)
相较于其它天体,彗星的质量、密度都很小。当它远离太阳时,只是一个由水、氨、甲烷等冻结的冰块和夹杂许多固体尘埃粒子的“脏雪球”。
李稳说,在距离太阳30万—10万AU(1AU=1.5亿千米)的太阳系外围,存在着两个神秘而寒冷的区域——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这里储藏了数以亿计的冰冻小天体,当冰冻小天体受到其它恒星或太阳系大行星的引力扰动而改变运行轨道后,其中一部分会被甩飞出太阳系,另一部分则会进入太阳系的内部,变成彗星体。
因此,每年都会发现新的彗星。当彗星体穿过木星轨道,运行到5AU以内的距离时,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近,太阳辐射和太阳风的影响也会变得更强烈,彗星冷冻的表面开始蒸发,便会形成一条长长的彗发和彗尾,变成彗星。
构成丨“尾巴”是冰物质挥发形成的
彗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彗核、彗发、彗尾。彗核由冰物质构成,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
彗尾虽然体积很大,但物质却很稀薄。根据了解,彗尾分为两类,一类是离子彗尾,受太阳风影响,总是背对着太阳的方向,直而细长,通常呈浅蓝色。这种彗尾主要由一氧化碳、氢、二氧化碳、碳、氢基和其它电离的分子组成的离子气体组成,所以又称为气体彗尾。
另一类是弯曲的尘埃彗尾,随着彗星的大椭圆轨道略呈弯曲状,它是在太阳光子的辐射压力下由尘埃颗粒形成的。
彗星在一条大椭圆绕日轨道上运行,轨道又分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椭圆轨道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另外两种轨道的是非周期彗星。周期彗星又被分为短周期彗星和长周期彗星。
编号丨彗星取名有规则
彗星的编号,也很有讲究。
编号是用前缀字母,发现的年份、月份和发现序号来编排。有的还以发现者的名字进行命名。
前缀字母表示彗星的性质或轨道周期类型,通常用到的是字母C和P字母,C表示非周期彗星,P表示周期彗星。
彗星的编号以半个月为单位,去掉英文字母I和Z,将剩下的24个字母依次排序。每个月由两个字母组成,分别表示这个月的上半月和下半月。如1月份上半月为A,下半月为B,按此类推至12月下半月为Y。后面再以1、2、3等数字序号来表示在同一个半月内所发现彗星的序号。
今天的主角,C/2023 A3(Tsuchinshan-ATLAS) ,C表示它是一颗非周期彗星,“2023 A3”,则是在2023年1月上旬发现的第三颗彗星。因为是由两个天文台发现的,所以又被称为紫金山-阿特拉斯(Tsuchinshan-AT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