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践“千万工程” 走好山区逆袭路

2024年10月14日07:19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记者 刘一洁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地形虽以平原和盆地为主,但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26.6%,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变山区为景区,让生态成财富?我省不断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实践中探索河南山区发展的“路线图”。

  乡村发展优势在生态,出路也在生态

  山区是我省的重要生态屏障,是最能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片区。作为典型的山区县,平顶山鲁山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近年来鲁山县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擦亮和美乡村的生态底色。

  以绿色矿山建设和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为重点,鲁山县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1座、省级绿色矿山2座。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山如今已被植被覆盖,山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不仅如此,鲁山县因地制宜实施增绿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2.1%,建成森林特色小镇3个、市级以上森林乡村65个,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走进天然氧吧进行“森”呼吸。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鲁山县聚绿而谋、向绿而行,实现以绿促旅、以旅兴农、以农促美,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年保持在7%以上,绿意浓、乡村兴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乡村发展关键在产业,发力点也在产业

  10月12日,双龙镇百菌园内香菇圆润饱满,丁河镇万亩猕猴桃示范园里果树林立,宛药集团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南阳西峡县地处伏牛山腹地,与其他地貌相比,山区地形风貌、环境气候特殊,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优势,造就了难以复制的“土特产”。

  据了解,西峡县每年香菇出口10亿美元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全国香菇出口第一大县;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西峡猕猴桃亩均效益1.2万元,果农户均可增收3.8万元;山茱萸年产量4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二分之一。用好一方水土,西峡县努力写好“土特产”大文章,做大做强山区乡村的特色产业。

  不仅如此,西峡县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让生态优势变成发展势能。目前,西峡县已建成17个开放景区,其中5A级2个、4A级4个,年旅游人数突破1000万人,还获得了“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的称号,3万余名农民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西峡县“菌果药旅”产业综合效益360多亿元,全县80%以上群众的80%以上的收入来自这四个产业。2023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7元,高出全省4014元。西峡山区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正在转变成产品优势、产值优势,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不断拓宽。

  找准路子,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牵牛要牵牛鼻子,乡村振兴找准适合的路子尤为重要。与其他地区相比,山区相对闭塞、发展相对落后,但优质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山区地区的核心优势与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河南学思践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突出片区理念。如今,我省山区乡村群山叠翠、公路蜿蜒,山上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兴旺、山下远道而来的游人如织,生态宜民、产业富民正引领河南山区乡村走好“逆袭路”。

编辑:王晓颖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