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3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书写伟大时代精品奉献人民”为主题,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广播电视精品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大会期间,举办了开幕式暨主论坛、12场平行论坛和9场配套活动,内容涵盖新闻、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综艺节目、广播节目、公益广告、微短剧等多个类别,并发布《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2024)》和《2023—2024广播电视大屏收视数据报告》。
行业发展步入“品质飞跃”和“结构优化”双重驱动期
今年以来,多类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涌现,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2024)》显示,广电视听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大屏小屏联动、长短视频互补、艺术技术并重的宣传格局,行业发展步入“品质飞跃”和“结构优化”双重驱动期。《2023—2024广播电视大屏收视数据报告》显示,广电总局系统谋划、强力推进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工作,持续发力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供给,带来电视大屏活跃繁荣新态势,实现大小屏收视跨越式增长。
“推动先进技术全面赋能精品创作、传播服务和体验”,在开幕式及主论坛现场被多次提及。广电总局超高清实验室的评测数据显示,每一项技术指标对于超高清的品质呈现都至关重要。“发展超高清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也符合信息科技发展的规律。”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余英表示,发展超高清将有力带动文化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信息制造多个垂类行业应用,是行业赶超国际领先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围绕“更多精品、更广传播、更佳体验”主题,行业主管部门、广播电视机构、网络视听平台、影视制作机构代表及文艺创作者、文艺评论家进行了主题演讲。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介绍,首都广电打造“北京大视听”文化品牌,推动各领域内容创作全面繁荣。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侯鸿亮在发言中表示:“树立精品创作的意识,需要主动地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切身感受时代的脉搏。”
在重温经典中持续创造新经典
今年2月1日,首个“重温经典”频道正式上线。截至9月底,频道覆盖人群规模超5800万户,累计收视时长突破11亿小时。这一现象不仅彰显了经典作品的持久魅力,也反映了人们对优秀文化内容的追求。
在“重温经典论坛”上,与会者探讨了电视艺术经典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对“重温经典”频道开办以来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总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国瑞指出,该频道以高品质视听经典丰富了电视大屏,充分展现了广播电视改革创新、生态优化、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经典作品历久弥新?围绕这一主题,业界专家和资深电视艺术工作者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说:“今天我们重温经典,对当下的电视剧创作也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向经典学习,可以从中找出答案和获得启发。”
谈及如何打造新时代的新经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说:“文化内容的提供者需要有扎根生活的真诚态度,需要有把握方向的时代高度,需要有勇于突破的创新锐度,需要有弘扬优秀传统的挖掘深度。每个时代都需要属于它的经典,也都创造着属于它的经典。”
微短剧正积极探索精品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微短剧这一新兴网络文艺形态迅速发展,成为广电行业中增速最快、最具潜力的板块之一。在微短剧“何以赋能”平行论坛上,微短剧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中央广电总台精品微短剧播出季及短剧创作营计划、中国广电大屏端微短剧专区、东方卫视“中国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微短剧反侵权盗版相关行动计划等项目发布宣介,呈现出微短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其中,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微短剧反侵权盗版行动计划》,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维护创作者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作用。协会副会长罗建辉介绍了微信、抖音、快手微短剧盗版侵权24小时处置机制,各平台正在持续加大对盗版微短剧的打击力度,以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在不断提升自身创作质量的同时,微短剧还与文旅等行业双向赋能,展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启动的“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作为继“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后推出的又一个“微短剧+”创作计划,由包括知名品牌、播出平台、主流媒体、制作机构等在内的14家机构共同发起。与会嘉宾表示,品牌微短剧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品牌营销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品牌与故事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适配性,此次“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有效融合了品牌理念与微短剧的网络文艺表现形式,将为网络视听内容的多元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发布,《澳门故事》《大力村超人》《宁波144小时》《1818编辑部》等55部优秀主题微短剧作品入选。至此,该创作计划已发布114部推荐剧目,为观众展现各地风土人情,促进微短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对近年来的精品创作成果进行了一次大展示、大检验、大交流。这是对行业发展的一次全面审视,不仅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和总结,更是对未来方向的探索与规划。以精品为约,聚创作之力,广电工作者用视听精品绘就美好时代画卷。
(本报记者牛梦笛董城本报通讯员杨杉)